2017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7教师招聘考试高频考点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奠定了基础,斯金纳则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并使之对教育实践产生巨大作用。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可以解释应答行为的产生,而操作性条件反射论可以解释操作行为的产生。

斯金纳认为,有机体做出的行为与随后出现的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该行为发生的概率。他把凡是能增强行为出现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称作强化物。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反之,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复杂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塑造而获得。他强调程序教学,即把各门学科知识按其内在逻辑顺序分解,使学习由浅人深,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以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可以利用教学机器进行,这为现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持。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情境的各个方面。在保持过程中,观察者记住了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语言的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在复现过程中,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化为外显的行为。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他还认为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已习得的行为,会受强化的影响。强化分为三种:1. 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个体行为习得的观察学习途径。该理论关于强化的见解,对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人的行为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其研究成果缺乏对教育情境中的实际观察学习的研究,且对教学中运用示范的问题没有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因此,他的示范教学观还不成熟。

解析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