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教学论知识点分析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教学论知识点分析

考点六:课程改革实施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三)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合理安排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要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他们的信息素养。

(四)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以改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

(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

考点七:信息技术课程性质

(一)基础性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的社会。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否则我们只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因此,该课程应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必修课程。

(二)工具性

技术的本质在于辅助,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引入教育领域,是由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决定的。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主要作用也应该是辅助,包括辅助老师讲课,辅助学生学习,辅助管理人员管理教学等,而不仅仅是作为学生或老师学习的对象。所以,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课的最根本的性质就是它的工具性。

(三)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四)实践性

信息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新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生在课堂当中通过观察、模仿、探究、分析、设计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的发展。

(五)层次性

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学习需求也不同,该课程强调分层设计、分级教学。

此外,有人还认为信息技术课程还具有一定的学科性、整合性、文化性、高速发展性和高技术性等性质。

中公教师题库上线啦!点此进入题库,海量题,随心刷!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攻略”,下载教师资格考前!

回复“我要过面试”,下载教资面试试讲答辩音频+结构化备考资料!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  教学论知识点分析

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