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89期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89期答案

相关推荐: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89期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包含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观点、永恒主义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以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社会中心课程论认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杜威是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相适应,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题目中,认为教材选择的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体现的正是学生中心课程论。故答案选择C。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儿童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的优点:(1)强调学习者当下的直接经验的价值;(2)主张把人类遗产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主张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儿童当下活生生的经验,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3)主张将当代社会现实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因此选项ABC说法正确。选项D说法错误,强调“训练”、“指导”、“控制”是学科课程的特点。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泰勒原理”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四个环节,其中确定教育目标是最重要的,ABC均为主要内容,故答案选择D。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教辅服务包、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教辅服务包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答案选择D。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与结构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因此选D。

6.【答案】BCD。中公教育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即以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学。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故答案选择BCD。

7.【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1)忠实取向,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2)相互适应取向(也叫相互调适取向),相互适应取向是在对忠实取向理念进行反思的基础提出的。当人们发现,忠实取向中的各个要素的表现在实际的课程实施中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时,在得出课程实施与其说是预定模式的径直实现过程,还不如说是一种实践者与变革计划者之间相互“讨价还价”的关系。(3)课程创生取向,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的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定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可能发生的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有效工具而已。因此本题选择ABC。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第二,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第三,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的,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第四,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是明确的,可以付诸实践,不是一般性的规划,与教育目的不同。因此本题表述错误。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他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影响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利用和积累,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主要载体,还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与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学生本身成了特殊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学生并不是服从并顺应教师资源开发的要求。故本题说法错误。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隐性教育是通过无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实现教育目的于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过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是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并未察觉的一种无意识教育方式。

(2)教育具有隐形功能,是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功能。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的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所以,我们要有效开发隐性教育的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开发隐性课程。校园中的隐性课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

②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师的布置、校园环境。

③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

④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持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综上所述,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对隐性教育资源进行开发。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