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一【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一【答案】

30.【参考答案】

(1)①教学结构符合认知规律。李老师在讲授“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的教学结构为感受区域存在-感受区域差异-区域划分-比较区域间差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使课堂更为连贯流畅。

②采用自主探究法教学。在学习中国的四大区域及其划分依据时候。摒弃了传统的讲授法,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区域,然后展示作品,并且对作品的划分依据进行解说,最后再根据学生的理解进行点拨和总结。采用探究法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用地理术语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

③采用直观法教学。在学习区域的有关概念的时候,先让学生通过“在信封上写邮政编码、打长途电话拨区号”的方式感知区域,然后通过呈现东北、海南、新疆等地区图片来感受区域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④采用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划”区域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不同区域的名称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回忆八年级上册学习的中国地理的总论,根据不同的要素来划分区域,加深学生对区域理解,为后面学生动手“划”区域奠定基础。

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填写邮政编码、呈现海南岛热带风光等,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改理念。整堂课以探究教学为主,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基本理念。

(2)优点:结课形式新颖。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总结的方式,呈现钢琴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图片等,可以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缺点:

①缺乏对知识的检测。仅仅呈现一些零碎的图片,只是对知识简单的重复,缺乏学生的发言和互动,无法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反馈性不够。

②缺乏培养地理思维,课堂不够开放。课堂的结束不代表地理学习的结束,应该利用结课环节,提出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把地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开放地理课堂,真正学以致用。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24分)

31.【参考答案】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风城说”;

3.认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分析、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

(2)【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并同时播放信天游《黄土高坡》作为背景音乐。听着信天游那高亢嘹亮的歌曲,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原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区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黄土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活动:展示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请学生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让学生看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以及所跨的省区。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并且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范围

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所跨主要的省区有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设计意图】在图中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以及所跨省区,在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同时又为后面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奠定基础。

二、风吹来的黄土

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海拔1000-2000米,除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那么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小组活动:将本小节知识设计成一场辩论(一组为风成说,另一组为水成说)。学生为观众评委,赞成哪一种说法并说明持这种意见的原因,得票多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设计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其发表自已的观点,给学生一个能张扬个性、展示自已的舞台,并使知识点具有生发性。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播放录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高原的特点是边缘陡峭、内部平坦,但黄土高原的地表却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样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水土流失)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教师活动:设计如下的生活例子,将植被覆盖率不同的两盆花浇满水后倾倒,观察流出的水的浑浊度,用以探索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例子来寻找、探究,在的探索交流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哪些是自然原因,哪些是人为原因?

学生活动:根据现有知识,思考并回答--土壤、植被、降水这些方面造成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原因,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人为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模拟实验和阅读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进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四、水土保持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看法。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巩固】黄土高原要保持水土,必须退耕还林还草,那是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还林还草呢?让学生做课后题,分组讨论,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评价总结。

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相关试题: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卷一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