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47期答案
来源: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发布时间:2023-03-22 11:34:36
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汇总 | ||
---|---|---|
近期热门公告 | 内部资料免费领 | 专业限制政策咨询 |
教资面试冲刺点睛 | 教资面试百练精训 | 教资笔试速训冲锋 |
相关推荐: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47期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A项正确。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排除B项。福建船政学堂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排除C项。北洋西学学堂系天津大学前身,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排除D项,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金字塔位于埃及,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B项正确。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而不是宫殿,排除A项。古巴比伦文明的标志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C项。金字塔不是古印度的建筑,,排除D项。故本题选B项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B选项,谷雨是农历节气。
C选项,中秋和D选项重阳,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
B、C、D选项不符合,所以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科目二(4-10)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互补性规律的启示。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能得到发展。
选项A,长善救失也就是扬长避短。个体身心发展互补性的教学启示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记》里提到的长善救失,即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选项B,循序渐进是指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顺序,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的发展过程。
选项C,个体身心发展互补性的教学启示教育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选项D,教学相长出自《学记》,含义就是学习是一种实践,需要在实践中提高;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
题干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特征告诉我们,教师要长善救失。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类型。
选项A,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记忆一些事实类的信息,用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选项B,程序性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比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又包括在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选项C,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
选项D,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比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
题干中“小明随父母去国外观看篮球比赛的记忆”是小明个人的亲身经历过的记忆以时空为背景,属于情景记忆。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发散思维知识点。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题干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举例,求得多种答案,符合发散思维概念,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推测与假设,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C选项,好奇心是指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
D选项,独立性为本题干扰选项。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学制的相关知识点。
A选项,壬寅学制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B选项,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C选项,“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指的是同一个学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故此项符合题意。
D选项,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ABD三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答案选择C选项。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终身教育。
选项A,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选项B,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
选项C,全人是指完整的个人,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
选项D,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其目标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教育要求,向民众提供知识、技术、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自尊、自立地生活,并通过学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为国家和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根据题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意思为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这是孔子的思想,体现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B。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会生存》中的教育思想。
选项A,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出“教育先行”的概念。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
选项B,《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提出了具有重大和深远影响的未来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选项C,《可持续发展》是一本关注生态、环境、经济等领域进展的国际中文期刊,主要刊登地球与环境、经济与管理各领域内技术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
选项D,《反思教育》,2017年6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翻译、中国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熊建辉博士校译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在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反思教育》被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来教育思想史上继1972年《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之后第三部里程碑式的报告。该报告秉承前两份报告的精神,是在全球有识之士谋划世界教育2030愿景与目标之际,对教育再次做出的高瞻远瞩的思考。
综上,提出“教育先行”的一篇报告是《学会生存》。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参考答案】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责任编辑:李明)
推荐课程
随机推荐
- 1 2023上半年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2 2023上半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3 2023上半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4 2023上半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5 2023年上半年衡水市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6 2023上半年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教师资格第一次认定结果公示
- 7 2023上半年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8 2023上半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教育局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9 教师资格证报名2023年下半年考试时间?
- 10 2023上半年湖北十堰市茅箭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拟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