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点:带你了解中医脉诊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中医知识点:带你了解中医脉诊

医疗卫生信息汇总

中公网校

网校课程 免费领课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诊又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而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说到脉诊不由想到电视剧常见的悬丝诊脉,也让脉诊多了几分神秘。

  脉诊,又称“切脉”或“候脉”“按脉”“持脉”,是医生用手指触按患者的桡动脉,探查脉象,以了解病情变化的一种诊病方法。现代普遍选用的切脉部位是“寸口”,即切按患者桡动脉腕后表浅部位。“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关于三部脉分候脏腑,现临床常用的划分方法是:右寸候肺,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切脉时让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位,直腕仰掌。

  切脉时常运用三种不同的指力,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名曰“举”;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名曰“按”;不轻不重,中等度用力按到肌肉,为中取,名曰“寻”。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切诊时,应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若患者刚经过较大的活动,应先让其休息片刻,然后切脉。切脉者必须呼吸均匀、平静,态度认真,把注意力集中于指下。每次诊脉的时间,古人认为不应少于五十动,现在临床上也不应少于一分钟。

  诊脉主要是体察脉象。所谓脉象,也就是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显现的部位、通畅的程度和波动的幅度等。通过所察脉象的变化,以达到辨别病证的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盛衰等情况。

  正常脉象应该是:一息脉来四至,脉象和缓有力,从容有节,不快不慢。

  脉象和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精神状态的不同,脉象也会随之发生某些生理性的变化。例如,年龄越小脉率越快,婴儿脉急数,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老年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率濡弱而略快。身材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显现部位较短。瘦人脉多稍浮,胖人脉多稍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喝酒、饱食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来较弱等等。四季的变化对脉象也有一定影响,如春季脉稍弦、夏季脉稍洪、秋季脉稍浮、冬季脉稍沉等。这些变化在临床脉诊时应注意与病脉鉴别。

  下面给大家列举几种常见病脉的脉象和主病

  1.浮脉与主病

  [脉象]“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轻取即得,重取稍弱。

  [主病]浮脉主表。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2.沉脉与主病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病邪在里。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迟脉与主病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主寒证。有力为冷积,无力为阳虚。

  4.数脉与主病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去来促急”。

  [主病]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5.虚脉与主病

  [脉象]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令人有一种软而空豁的感觉,是无力脉的总称。

  [主病]气血两虚,尤多见于气虚。

  6.实脉与主病

  [脉象]脉来去俱盛,三部举按皆较大而坚实有力,是有力脉的总称。

  [主病]主实证。邪气实而正气不虚,邪正相搏,气血壅盛之证。

  7.滑脉与主病

  [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指下有一种圆滑感。

  [主病]痰饮、食滞、实热等。平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妇人妊娠亦常见滑象,是血气充盛而和调的表现。

  8.涩脉与主病

  [脉象]往来艰涩不畅,有如轻刀刮竹。

  [主病]气滞、血瘀、精伤、血少。

  9.细脉与主病

  [脉象]脉来细小如线,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主病]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

  10.洪脉与主病

  [脉象]“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即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的力量较去的力量为大。

  [主病]邪热亢盛。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证。

  11.弦脉与主病

  [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12.代脉与主病

  [脉象]脉来缓弱而有规则的歇止,间歇时间较长。

  [主病]主脏气衰微。

  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病变机体的正气有盛衰不同,致病因素可以两种以上邪气相互兼挟,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也变化,所以在临床上见到的病脉往往不是单一的脉象,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同时出现,如浮缓、沉紧之类。这种由两个以上单一脉相兼并复合而成的脉象,就叫“相兼脉”,又称“复合脉”。

备考咨询

医疗公告汇总 辅导课程汇总 客服咨询入口
考试技巧 免费领课 医基打卡督学营

  

扫码添加老师微信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