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郎溪县事业单位招聘医疗岗公告【招15人】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7安徽郎溪县事业单位招聘医疗岗公告【招15人】

资格复审时,报考人员应提供以下证件、材料:

(1)属全日制2017年应届毕业生的,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报名资格审查表和所在盖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及招聘岗位要求的相关证书(证件)等材料。

(2)属社会人员的,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规定要求的相关证书(证件)原件和报名资格审查表等材料。

(3)属报考定向或非定向招聘“服务基层项目”岗位的人员,还须提供省级组织部门出具的大学生村官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省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机构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退役士兵报考定向招聘“服务基层项目”岗位的,应提供入伍通知书(或入伍批准存根复印件)和退役证件。今年期满报考定向招聘“服务基层项目”岗位的人员,可提供县级以上项目主管部门出具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证书待发”等相关证明材料。

(4)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的,除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规定要求的相关证书(证件)原件和报名资格审查表等材料外,还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提供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

上述人员中,属已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2017年毕业但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人员,可凭或省、市负责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工作的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该学历层次、学位层次、毕业时间以及“2017年毕业,已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待发”的书面证明和各科“成绩单”,及有关证件材料办理报考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局负责,具体时间、方式届时请考生关注郎溪县人民政府网首页网站导航的郎溪人社局部门网站(http://www.ahlx.gov.cn/web/Channel.aspx?chn=407)通知,并保持电话畅通,否则责任自负。

(五)专业测试

1、专业测试时间、地点详见《专业测试通知书》。

2、专业测试方式:

(1)报考广播电视台(岗位代码1303003)招聘岗位采取技能考核的方式,成绩以百分制计分,技能考核主要考察视频剪辑、图像处理、图表制作、节目包装等能力。

(2)报考第四人民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型农村医疗管理中心、梅渚镇中心卫生院、新发镇中心卫生院、飞鲤镇卫生院、姚村乡卫生院、涛城镇卫生院、凌笪乡卫生院、毕桥镇卫生院(岗位代码1303048、1303049、1303050、1303051、1303052、1303053、1303054、1303055、1303056、1303057、1303058、1303059)招聘岗位采取技能操作方式。技能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及应对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

(3)其他岗位均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结构化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及与职业相关的其他因素。

3、专业测试设立考官组。考官组一般不少于7人,均为外聘考官。计算成绩时,去掉一个分,一个最低分,取其余考官的平均分为该考生专业测试成绩。

(六)成绩合成

1、总成绩合成:按照笔试合成成绩与专业测试成绩按6:4的比例合成总成绩。笔试合成成绩、专业测试成绩、总成绩等均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2、当某岗位专业测试实到人数少于或等于该招聘岗位计划数时,考生专业测试成绩须达到65分及以上或该考场实际参加专业测试人员的平均分,方可进入体检。

(七)体检与考察

1、体检工作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局负责组织实施。

2、体检和考察人数依总成绩从到低分顺序,按与招聘岗位数1∶1的比例确定。若总成绩相同,依次以专业测试成绩、笔试合成成绩、综合应用能力成绩得分高者优先。递补人员的确定照此规定执行。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