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项系列之综合分析能力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项系列之综合分析能力

  具备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帮助我们认清事物的本质,科学地推断未来。综合分析能力更是公务员面试的重要考查要素,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智能性问题一直占有一定的比例,是每年的必型。中公网校专家认为这就需要考生面对问题提出观点、分析论述,最后高瞻远瞩、统揽全局。

  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名单(汇总)【各地市】

  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市成绩查询入口|成绩查询时间

  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调剂公告

  一、综合分析能力的定义

  1.对事物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

  对事物从宏观方面进行考虑要求看待问题要有高度,不能简单地以自身的好恶为判断标准;对事物从宏观方面进行考虑要求看待问题要有历史的观点,不能将其与历史的发展割裂开来。

  2.对事物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部分给予考虑

  从微观方面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把历史的过程分解成历史的片段,把动态分解为静态来研究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从事物的表象和属性中,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把握内在关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整体是对问题的宏观认识,部分是对问题的分解和深入剖析。整体对部分起到统领作用,部分对整体起支撑作用。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应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应认识到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题型及作答思路

  在公务员面试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主要以智能性问题为主。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智能性问题,主要以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或带有哲理和隐喻性质的材料为主题,题目以让考生对事物和现象谈看法、对哲理故事谈启示等来命题。通过应试者对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分析和判断,来重点考查应试者的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题目涉及内容及表现形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智能性问题分为时政类、哲理类和其他特殊类型。

  (一)时政类

  1.题型介绍

  按照考查内容的不同,时政类智能性问题可以分为社会现象类和政策理解类,下面我们分类进行呈现。

  (1)社会现象类

  社会现象类主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时事热点,其中的社会民生热点是最受考官们青睐的命题点。社会现象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对题目中所述的时事热点问题谈看法,或者让考生直接分析题中所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 样例】

  2014年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公众对宪法的了解程度并不乐观。84.3%的受访者未完整读过《宪法》,其中33.2%的人完全没有读过,51.1%的人未读完过,仅有15.7%的人完整读完。对此你怎么看?(2015年3月7日海关系统面试 )

  【中公点拨】

  本题应首先点明这项社会调查说明我国民众对宪法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宪法在社会民众的普及率还有待加强,普通民众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待。之后运用层面分析法,从宪法本身内容晦涩、对宪法学习的宣传力度不足、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强等三个层面分析宪法普及率不高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民众对宪法认识的具体对策,其中,普法工作是关键。

  (2)政策理解类

  政策理解类试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一般表现为让考生就题中所述的政策、方针谈谈自己的理解或者看法等。其考查的政策内容涉及近一年来的民生、管理制度、经济发展、文化弘扬、生态保护等各方面,其中以民生方面的政策居多,教育、就业、医疗等都是常考的点。

  【 样例】

  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广告运营商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权益损害的,应当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此,你怎么看?(2015年多部委面试 )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