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顺序性和阶段性?
如何区分顺序性和阶段性?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相信很多的小伙伴在复习教招考试时都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个知识点有印象,这些规律不仅多而且还很相似,着实让人头痛啊。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区分其中的两条易混淆的规律:顺序性和阶段性。
1.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的发展过程。什么是由低级到高级呢?比如我们刚开始学习数学运算,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开始,到乘除运算,再到四则运算等。由量变到质变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漫长的量的积累过程,最终实现质的。
而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顺序性的定义中概括起来都用了“由……到……”的表述,而这种表述旨在说明人的发展是一有方向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且这种方向的变化是不可跨越和不可逆转的。正是因为人的发展有这种顺序性,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这种顺序,也即循序渐进。
2.阶段性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比如我们在小学教学中一般会采用一些生动的教学方式,如语文课上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而中学阶段则更强调理论化的教学。这种区别对待正是因为小学生和中学生身心特征的差异性所致。
因此,阶段性所描述的是A和B这两个阶段各有不同,带有一种静态的描述。既然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特点,我们就应该针对其特点进行差异教学,也即分阶段教学。
总结起来,顺序性强调由A到B变化的方向不可改变,阶段性强调A和B两个阶段的不同。那么下面我们通过两道题目来测试大家究竟有没有掌握两者的区别:
1.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小学跳级现象未遵循( )。
A. 不平衡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阶段性
第一题的答案为B。幼儿教育小学化表明用对待小学生的方法对待幼儿,没有认识到两者的不同,没有按照各自年龄阶段特征来进行教学,因此违背了阶段性。
第二题的答案为C。抓住小学跳级中的“跳”字,跳表明跨越式的发展,而顺序性强调不可跨越,因此题干违背了顺序性的要求。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啦,希望可以让大家对顺序性和阶段性的认识更深刻,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学有所获,我们下期再见!
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视频示范”查看各学科视频示范!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重庆礼嘉中学校招聘10人公告
- 2025丽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选聘工作人员2人公告
- 2025年南阳唐河县教育系统引进高层次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拟享受加分政策人员名单
- 2025广东佛山市三水公用事业有限公司下属幼儿园招聘合同制教职工10人公告
- 2025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第二批招聘博士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岗位工作人员部分截止报名岗位(第一次发布)应聘人员总成绩
- 2025年泉州德化县公开招聘编外合同教师公告(一)
- 2025广东清远市阳山县招聘高中教师面试公告
- 2025年瑞昌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面试公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局 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2024年下半年第二批次赴高校公开考核 招聘教师体检有关事项的公告
- 2025广东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育才二小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