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申论热点:守住网络直播一方净土
热点背景
制作“扮穷”“卖惨”内容博眼球;虚构直播“相亲”嘉宾身份,炒作婚恋话题;刻意发布“软色情”内容;实施恶俗PK行为,无底线挑战公众审美……为什么在监管部门的持续整治下,网络直播领域依然有人敢于剑走偏锋、逐利前行?究其缘由,诸多乱象都指向了直播打赏。
教师考试角度解读
作为新模式新业态,直播行业快速发展难免泥沙俱下,有如下乱象:
1、直播打赏机制环节多、链条长。网络空间具有隐蔽性,在多主体利益的驱使下容易滋生乱象。
2、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网络直播的准入门槛较低,一些头部平台上开设直播基本没有门槛,甚至不需要任何技能,流量得之容易,变现更容易。
3、平台责任缺失。直播打赏的收益由主播和平台分成,在这样的机制下,平台和主播无形中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缺乏监管的动力。
4、价值观走偏、不良社会风气蔓延。网络主播输出的内容一旦背离了初衷、沾染了低俗趣味、玩起了情感勒索,就容易走向误区。
[对策措施]
(一)从严执法。在持续完善立法的同时,做到依法治理乱象不手软、不松懈,违法犯罪的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
(二)监督监管要精细。设置相应准入门槛或条件;探索对主播账号的分级分类管理,对直播产品或服务的行业范围、内容供给导向、付费模型、主播行为、用户年龄等进行精细化管理与规范;对涉及违法违规的直播账号,适当进行暂停直播或封禁等处罚。
(三)压实平台责任。平台要自我审查与管理,完善落实内部监管机制、实名认证、打赏限额、反洗钱等举措。尤其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网络主播账号,在单场受赏总额、直播热度等方面合理设限,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缓冲空间。
(四)倡导健康观念。在社会上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培养广大网络用户的理性消费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广东佛山市第一中学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二批)
- 2025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招聘15人公告(第一批)
- 2025四川南充市蓬安县教育和体育局城区学校考调教师26人公告
- 2025广西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拟聘用人员公示
- 2025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城区及周边学校面向县内和县外选调在编在职教师调减或取消选调名额公告
- 2025延安培植中学教师招聘公告(11人)
- 2025广东茂名市电白区招聘区外在编在岗教师补充公告
- 2025年枣庄滕州市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递补并通过现场资格审查人员名单及面试公告
- 2025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考核招聘中小学教师30人公告
- 2025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