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申论热点:守住网络直播一方净土
热点背景
制作“扮穷”“卖惨”内容博眼球;虚构直播“相亲”嘉宾身份,炒作婚恋话题;刻意发布“软色情”内容;实施恶俗PK行为,无底线挑战公众审美……为什么在监管部门的持续整治下,网络直播领域依然有人敢于剑走偏锋、逐利前行?究其缘由,诸多乱象都指向了直播打赏。
教师考试角度解读
作为新模式新业态,直播行业快速发展难免泥沙俱下,有如下乱象:
1、直播打赏机制环节多、链条长。网络空间具有隐蔽性,在多主体利益的驱使下容易滋生乱象。
2、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网络直播的准入门槛较低,一些头部平台上开设直播基本没有门槛,甚至不需要任何技能,流量得之容易,变现更容易。
3、平台责任缺失。直播打赏的收益由主播和平台分成,在这样的机制下,平台和主播无形中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缺乏监管的动力。
4、价值观走偏、不良社会风气蔓延。网络主播输出的内容一旦背离了初衷、沾染了低俗趣味、玩起了情感勒索,就容易走向误区。
[对策措施]
(一)从严执法。在持续完善立法的同时,做到依法治理乱象不手软、不松懈,违法犯罪的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
(二)监督监管要精细。设置相应准入门槛或条件;探索对主播账号的分级分类管理,对直播产品或服务的行业范围、内容供给导向、付费模型、主播行为、用户年龄等进行精细化管理与规范;对涉及违法违规的直播账号,适当进行暂停直播或封禁等处罚。
(三)压实平台责任。平台要自我审查与管理,完善落实内部监管机制、实名认证、打赏限额、反洗钱等举措。尤其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网络主播账号,在单场受赏总额、直播热度等方面合理设限,形成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缓冲空间。
(四)倡导健康观念。在社会上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培养广大网络用户的理性消费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上半年四川省绵阳市考试招聘教师报名相关事项公告
- 2025年五莲县教体系统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教师简章
- 2025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公开招聘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及拟参加体检和考察人员名单公示
- 2025年天津港保税区教育系统招聘工作人员拟录用公示
- 2025陕西咸阳市杨陵区高级中学公费师范生和研究生学历教师招聘17人公告
- 2025广东省四会市教育局赴高校招聘教师(第二轮)湖南师范大学考点面试资格审核公告
- 2025四川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60人公告
- 2025福建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项招聘编制内人员8人公告
- 2025-2026学年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系统面向教育人才暨毕业生招聘教师243人公告
- 2025湖南长沙宁乡市金海中学秋季教师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