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太阳能量的来源并运用实例总结其对地球环境的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能够说出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从而提析能力;能够运用探究的方式分析生活中存在的其他现象和问题。
3.通过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学会用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难点】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有怎样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太阳辐射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太阳核聚变反应视频,并提问学生: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太阳的能量来源于什么?
(3)太阳的能量以什么形式向外传送?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视频并结合教材回答: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3)太阳的能量主要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送。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太阳辐射的图片,并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太阳辐射对地球都有哪方面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回答: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的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4)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3.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和“世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并提问学生: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教师总结】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总体而言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过程。
环节三:巩固
请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图1.9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和“世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2)图中生物量和太阳辐射的规律思考太阳辐射对生物有何影响?
【学生活动】
(1)雨林生物量大,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小。
(2)太阳辐射量决定生物量的多少。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雨林植物生产旺盛,生物量大。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植物生长比较慢,生物量相对小。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太阳辐射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四、板书设计
为地球提供能量 一、太阳辐射 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一)光、热 (二)维持地表温度 (三)主要动力 (四)能量来源 三、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年7月广东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中路幼儿园第二次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招聘2人公告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市教育系统招聘高层次毕业生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
- 2025浙江省海洋科学院招聘3人公告
- 2025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招聘15人公告
- 2025安徽第二医学院(原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总成绩公示
- 2025年6月广东广州市天河区辰康幼儿园招聘编外教辅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
- 2024广东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二批)
- 2025湖南永州宁远县招聘教师笔试成绩公示
- 2025湖南岳阳市市直事业单位(高校、市教体局所属学校)集中招聘现场资格复审公告
- 2025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引进高校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