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226期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226期答案

相关推荐: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226期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科目一(1-4)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修订版)的主要内容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A选项,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做到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B选项,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C选项,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做到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题干中的上课敷衍、散漫随意等行为违背了本条要求。

D选项,爱国守法要求教师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上课敷衍、散漫随意、照本宣科的老师没有做到勤恳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方面的内容。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是爱与责任。

选项A、C、D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但是核心和灵魂是爱与责任。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点。

选项A,为人师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选项B,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即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选项C,爱国守法是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选项D,爱岗敬业是指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根据题干的表述“教师抹黑社会主义”,没有做到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违背了爱国守法的要求,ABD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本题的答案是C。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关爱学生的内涵。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ABC三项均属于关爱学生的正确论述。

D选项是“教书育人”的要求。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因此本选项不是“关爱学生”要求,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D。

科目二(5-10)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有意想象的分类。有意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选项A,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选项B,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选项C,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选项D,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根据题干的描述,小宇是听故事后头脑中呈现出故事中画面,属于再造想象。因此本题答案为D。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选项①,自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即事件自然发生对观察环境不加改变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观察。

选项②,实验观察法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系统观察。其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周密的实施计划,对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做精确的观测,对被观察者的行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影响因素(自变量)进行控制,并观察这种控制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因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这些影响因素与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选项③,直接观察是直接通过观测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者活动,获取具体而起初的第一手材料的方法。

选项④,间接观察是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

题干中,随堂听课是在教学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直接通过教师考查学生的活动,从而获取具体的资料,属于自然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故说法正确的是①③,故选A。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此题考查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它的优点在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且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

D选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教学优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之相匹配。ABC选项,均是班级授课制的优势。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设计教学法的优点”,结合设计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回忆其优点进行作答。故选D。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按教学评价功能不同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选项A,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选项B,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选项C,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选项D,就选拔性评价的作用而言属于相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题干中的档案袋评价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档案袋评价主要记录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所以体现的是形成性评价。故本题选择A。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宜用于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

由题干选拔性考试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常模参照性评价。故本题选B。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明)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