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216期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216期答案

相关推荐: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第216期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结构中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在国家课程中与学科课程并列,是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的课程,属于课程形态的范畴。故D选项正确。新课程改革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故A、B选项表述错误。

C选项,校本课程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国家课程。

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D选项正确。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分类。根据课程的固有属性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设计和开发的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选项A,分科课程,单科形式,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选项B,综合课程,学科整合,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选项C,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选项D,经验课程又称生活课程、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经验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故D项说法正确。

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设计的模式。

选项A,泰勒的目标模式,即“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泰勒的目标模式注重目标、效率和行为控制,强调通过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目标模式提出并发展了一种至今最具的、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论,为课程设计的探究奠定了基础。故A项说法正确。

选项B,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对于课程的设计,比较不注重课程目标或内容的事先详订,也不硬性预订学生学习的行为结果,过程模式强调的是过程,亦即教育的过程与方法或原则。

选项C,“情境模式”主张必须先进行学习情境的评估与分析。在课程设计中,必须先分析情境,然后据此拟定课程目标,依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方案,经过师生教学的诠释与实施后,进行评估与回馈。

选项D,社会化模式为干扰项,故排除。

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依据课程任务,划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2)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3)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这是一类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课程。故B项说法正确。

选项A、选项D,从课程功能的角度看,可分为工具型课程、知识型课程、技能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题干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态度的课程属于研究型课程。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A选项,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根据题干的关键词“范围深度、结构”,可知是课程标准。

B选项,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

C选项,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英语、数学。

D选项,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教辅服务包、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教辅服务包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教辅服务包简称为教材。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6.【答案】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种类。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分类(或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此,

BCD三项正确。

A选项,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属于根据课程任务的分类。

B选项,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C选项,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D选项,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综上所述,A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BCD。

7.【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说法错误。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的、不变的“结论”)。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类型。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隐蔽性、潜在性、多样性、广泛性、不易觉察性、非系统性等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列在课程方案中的课程,属于显性课程。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程特点的理解。多种课程要求学生在多种环境学习,体现综合性,同时又需要在社会情境中学习,体现实践性,故本题表述正确。

10.【参考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包括以下四点: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责任编辑:李明)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