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170期答案
相关推荐:2023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第170期
考试题库:[各地区试题] [模拟试题] [强化训练题] [每日一练]
科目一
【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正,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材料中,班主任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以及日常表现,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认为他是“低能儿”放弃他,而是给予他爱和帮助,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帮助,最终使学生奋发向上。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在发展阶段犯错误实属正常,要宽容和理解学生,相信他们可以更改正错误。材料中,班主任老师没有像监考老师一样,一味的惩罚批评,而是从学生的涂鸦中看到了学生不甘于落后的精神,并且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进步,感动和激励了学生。
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正视学生现有的问题,看到学生身上的潜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科目二(2-10)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班集体的形成阶段分为组建阶段、核心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组建阶段是指学生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但学生来自各地各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不熟悉和了解,还没有班级的概念,群体松散,学生还是比较孤立的个体,集体意识和集体精神尚未形成。核心形成阶段是指在班主任的引导和培养下,同学之间开始相互熟悉和了解,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班级有了一定的凝聚力,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得到归属感。发展阶段是指班集体己成为教育主体,班级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班干部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已形成。成熟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题干中表述的“氛围很满意”“一家人”“凝聚力”属于和谐的心理气氛,“共同决议事务”属于健全的班级制度,均属于成熟阶段的特点。故答案选择D。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与否的重要标志。
选项A,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选项B,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结果。
选项C,群体气氛即社会气氛。一种群体生活持续一段时间后,在该群体中便形成一种气氛,它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同构趋势,具有无形的心理压力,因而能控制成员的活动,并进而形成该群体的特色。课堂气氛是教室里的软环境,通常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选项D,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群体凝聚力对课堂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与否的重要标志。
题干中,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即群体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与否的重要标志。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课外活动的形式包括: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其中,小组活动是各种普遍参与的持续性专项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故本题答案为D。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概念。
A选项,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内教育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参与的双边互动活动,因此两者并非都强调师生共同参与。
B选项,课外活动有如下特点:课外活动具有很高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课外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组织上的自愿性、选择性;内容的广泛性。而课内教育受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范,是间接知识传递的主要途径,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因此两者并非都是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
C选项,课外活动是学校在教学大纲范围和学科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而课内教育受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范,因此两者并非都受教学大纲的制约。
D选项,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课外活动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是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选项A,校长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校长综合管理全校的校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并不真正参与到家、校、社的沟通工作当中。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B,中小学的教导主任主管教育教学日常事务,负责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并直接向校长负责和回报工作的领导,不直接参与班级家、校、社的沟通工作。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选项C,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不直接参与班级家、校、社的沟通工作。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综上所述,选项ABC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王老师利用学生的登记表、体格检查表、学习手册等来对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体现的是书面材料分析法。故正确答案为D。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班主任工作主要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进行个别教育工作、组织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等。其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10.【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品德评定。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操行评定和思想品德课考核两个方面。
操行评定每学期评一次,应根据《纲要》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经过学生个人、班级和教师(包括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评定,最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记入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手册》,通知本人和家长,并作为评选学生的依据之一。思想品德课考核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着重考查学生的道德认识,考核成绩列入成绩册。C选项正确。
选项ABD为干扰项,排除。本题答案选C。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