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教育改革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中日近代教育改革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发布时间:2023-05-26 15:24:37

教师招聘信息汇总
教师招聘公告信息汇总 教综明师全程班 学科明师全程班
教基必刷6000题 教招幼儿全程班 内部资料免费领

中日近代教育改革

近现代教育的改革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考点,也是考生的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在考试中经常以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一般考查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措施、原改革的原因及其意义等,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细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日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措施与局限性。

一、知识详解

在中日两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近代教育的兴办和发展都有重要地位,两国都是19世纪中叶进行教育改革,都是两国近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直接影响和制约两国近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的发展。

中日近代教育改革
  中国 日本
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文明开化”和“魂洋才”
主要措施 (1)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洋务所需的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引进西方教育的精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向西方学习,也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2)派遣留学生,早期的留美教育和留欧教育以及新政时期的留日高潮和庚款兴学留美,都促使中国人亲白远渡重洋,学习西学。(3)设立京师大学堂,加强高等教育的发展。(4)地方上,改书院为学堂。(5)废除八股,进而废除科举制。(6)颁布近代学制,向日本学习,设立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带有半殖民和半资本主义性质。(7)发行报刊和创办学会,促进西学的流传。(8)创办学部作为教育行政机构,建立从地方到中央的教育行政体系,制定了“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的教育宗旨。 (1)确立教育改革基本方针,提出“破旧有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2)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参照欧美的教育制度,结合本国的教育国情,日本制定了《学制令》,积极发展新式学校。(3)积极发展师范教育。(4)严格而积极地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考察。(5)重视人学教育和科学研究。(6)从欧美国家聘请教师。
局限性 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没有很好的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也不涉及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只是集中于专门教育的发展。 日本的改革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和皇权主义色彩。

二、练一练

1.(单选)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西周时期的教学内容是六经,内容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B.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场所是六学二馆

C.朱熹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D.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维新运动时期设立京师大学堂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创办外国语学堂是京师同文馆。维新运动的改革内容有设立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D项正确。

A项:西周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教育称为“六艺”教育的中心。孔子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专门的学校是四馆,即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隋唐时期的教育场所是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朱熹提出了的朱子读书法,包括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ABC选项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D。

(责任编辑:李明)

分享到:
免费领课专题

推荐课程

随机推荐

更多课程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明师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