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帛画——T字形旌幡帛画
汉代画在缣帛上的绘画作品颇多,因历尽沧桑,遗存极少,正如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兴废”所云:“汉武创制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以集奇艺,天下之艺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余年,遇雨道艰,半皆遗弃。”
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汉墓发掘中,出土几幅西汉帛画,用作殡仪中的旌幡,表现引魂升天的场面,为研究汉代绘画增添了珍贵的资料。长沙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东郊,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坟墓。1972年发掘的1号墓,墓主人是利仓的妻子辛追,年约50。随后发掘的2号、3号墓,墓主人分别为轪侯利仓及其儿子。利仓卒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或稍后,其子卒葬于文武前元十二年(公园前168年),辛追卒葬年代则稍晚于其子。
马王堆1号、3号墓的内棺棺盖上,均覆盖着T字形旌幡帛画,全长2米许,构图基本相同,分三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上段描绘日、月、升龙及人面蛇身的始祖神,象征天上境界;中段绘墓主人出行、宴飨等人间生活;下段绘神怪、龙蛇、大鱼、大龟等地下(阴间)的生物,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这两幅帛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具有鲜明特色:首先,在构图上,通过穿壁的蛟龙,将人间、地下两部分联成一体,又通过昂扬的龙首与迎候在天门的司阍,构成升天的气氛,使画面的三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将墓主画在旌幡中心部位,并通过跪迎与随从婢仆的衬托,显示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墓主形象或画成正侧面,或画成五分之三的半侧面,形貌服饰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各种神禽异兽,姿态矫健活泼,奇诞夸张的造型中体现出严谨细腻的写实技巧。画法是先以淡墨起稿,然后设色,最后再墨勾轮廓线。高古游丝描,细尽流畅,质朴有力。设色以平涂为主,局部辅以渲染,技法纯熟,使用的颜料以石色(矿物质)为主,有青黛、藤黄、朱砂、土红、银粉等,至今仍十分鲜艳,华丽而厚重,充分体现了西汉绘画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上半年湖南长沙市望城区第一批次教师资格认定拟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 2025浙江台山市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结果领取通知(第一阶段)
- 2025上半年湖南长沙市芙蓉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第一批次教师资格认定拟通过人员名单公示公告
- 2025上半年湖南长沙宁乡市初级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第一批拟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 2025年上半年广东清远市佛冈县第一阶段教师资格认定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 2025上半年广西玉林市第一批高中(中职) 教师资格认定通过人员名单通知
- 2025上半年安徽宣城市第一批次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领取公告
- 2025上半年安徽马鞍山市第一批次(4月)教师资格认定结果及领取证书公告
- 2025年上半年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区)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第一批次拟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 2025安徽淮北市相山区教师资格通过人员名单及教师资格证书领取通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