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及解析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及解析

  17.【答案】B。解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对“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等一系列相关经济学术语的理解。句中可再生能源之所以未能大范围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成本过高,因而降低成本便成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考点点拨】 “规模化”是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一定的标准。“市场化”指的是利用价格机能达到供需平衡的一种市场状态。“产业化”指的是通过集合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形成产业链,从而形成比较优势。

  18.【答案】C。解析:由句中的“高成长产业”、“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可知,企业寻求的应是对其发展非常有利的可以“先进入”的“机遇”,并因此取得高额利润。“寻求机遇”为习惯搭配,“谋取”比“获取”更多了一层积极主动的意味。而作为价格竞争的元素,低成本应为“基础”。

  19.【答案】A。解析:对应后文的“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可知“不满”、“非议”与句意不符,排除C、D。第一空中“推崇”与“仰慕”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推崇”侧重于“崇”,表示一种尊敬的态度;“仰慕”侧重于“慕”,表示一种羡慕的心情。对于“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后世的态度显然是“推崇”,而不是“仰慕”。

  20.【答案】D。解析:“潜移默化”强调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村子的转型不可能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急遽”的,据此可排除B。与后文的“外面的世界”相照应,第一空填“封闭”最恰当。“不着痕迹”、“默不作声”、“悄无声息”都含有悄然无声的意思,正因为村子的转型具有“快”和“无声”的特点,所以生活在其中的人才没有意识到,与此对应的词语为“浑然不觉”。

  【考点点拨】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习惯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感染,而默默地发生变化。

  21.【答案】A。解析:文段中北风与南风采取的策略不同,北风是“呼呼猛刮”,结果却是“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而南风“徐徐吹动”,得到了“行路人脱衣”的胜利。它们一刚一柔,结果是柔可克刚,即A为正确答案。

  22.【答案】A。解析:该文段的中心句是承启句——“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很容易忘记”说明了一种对温带森林现状的忽视。后文又对该现状进行细致描述,呼吁人们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故正确答案应该为A。

  B项中的“更易”表明的是一种对比关系。从上面的分析看,文段更侧重提醒人们注意温带森林的现状,而不是简单说明温带森林比热带森林更易遭到破坏。由此可排除B。C项错误,“已经遭遇过的:在开发区……永远消失”分析的是温带森林遭遇乱砍滥伐的后果,联系前文“人们很容易忘记”可知,作者意在呼吁大家不要只看到热带森林遭遇砍伐,还要看到温带森林也已遭遇严重破坏,即呼吁保护温带森林。D项错误,文段没有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只分析了破坏森林会产生的严重后果。且如果C项或D项是作者的意图,那么作者就没必要特意拿出热带森林、温带森林来说了。

  23.【答案】B。解析:“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选择及取向,再联系后文的“方向与成果”,B项“价值取向”最符合文意。

  【考点点拨】 “颜色”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示某种借代义,暗含某种倾向。如有色眼镜,表示的是看待人或事物所抱有的成见。又如,举白旗,表示的是选择投降。再如,颜色革命,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所以,在看到“颜色”这个词语或表示色彩的词语时,考生需联想到它的借代义,结合相关颜色词语的背景知识来理解文段含义。

  24.【答案】D。解析:由文段最后一句“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可知,文段对中国古代科技是持批判态度的,故排除没有批判意向的A、B。C项,“根本原因”应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体制等这些最基础的层面去寻找,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不能说是根本原因。D项准确地揭示了“研究方法的缺陷”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之间的因果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

  25.【答案】C。解析:由文中“基于口头传唱的希腊长诗”、“音乐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戏剧中,音乐发挥了奇妙的作用”可推知,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文化与其他艺术(如长诗、戏剧)及科学(如数学)之间联系紧密,故答案为C。

  26.【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动物资源保护措施存在的缺点,然后指出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故文段主要介绍的是生物技术的进步对动物资源保护的积极影响。本题答案选D。

  【考点点拨】 文段论述的是“动物资源保护”,A项“动物物种多样性”仅是“动物资源保护”的一项内容,排除A。文段提到传统资源保护措施的缺点是为了引出新的保护途径,B项非文段重点。C项因果倒置,应该是生物技术新成果的问世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27.【答案】C。解析:文段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人们需要但又很难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科普工作水平非常必要。即C为正确答案。

  28.【答案】C。解析:文段主要描述的是光污染对昆虫,进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明显是负面的。C项中的“干扰”一词的色彩与此对应贴切,本题答案选C。

  【考点点拨】 本题也可由关键字快速得出答案,由“亮如白昼的夜晚”、“过度的照明”可知文段在论述光污染,提到光污染的只有C项,可快速选出。

  29.【答案】D。解析:推测下文题,文段最后一句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最后一句讲的是:土著音乐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源。由前文得不出这个结论,所以下文应该会对这个结论进行解释,即为什么说土著音乐是布鲁斯音乐的根源。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故为正确答案。

  30.【答案】C。解析:根据文段中的“有人说……,其实,……固然……但……”等提示性关联词可以判断,文段着重想说明的是“经济领域中渗透有道德原则”。与此表述最为一致的是C项。A项,“社会性”不是文段的重点,文段只提到了一句“既然它是人们的社会活动”,故排除;B项,文段只是说经济领域中难免渗透道德原则,由此不能得出“需要兼顾经济原则与道德原则”,排除;D项,“社会活动中各领域”扩大了文段的论述范围,排除。

  【考点点拨】 “有人说……”指的是别人的观点,一般是文段的引子,是作者想评论或批判的观点,“其实”后面接的才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固然……但……”格式的转折句,一般重点后置。

  31.【答案】C。解析:文段的结构是先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首先提出问题: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接着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务必发掘服务业对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结合选项可知答案为C。

  【考点点拨】 由文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务必……”可知,作者已明确发出了号召,说明了应该怎么做。而四个选项中体现了这点的只有C。

  32.【答案】B。解析:本题中出现了两个谈论对象:“硬实力”与“软实力”。其中“硬实力”是用来与“软实力”进行对比,更好地说明“软实力”而出现的,故本题的主体应只有一个,即“软实力”。选项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B项。

  33.【答案】A。解析:以指示代词“这”开头的句子,一般不放段首,排除D。⑤句中的“悖论”对应的是④、⑥句,故这三句应是紧密相连的,且顺序为④⑥⑤,排除B。①②③句之间的关系是:③为概括句,①②是对③的补充说明,由此可确定这三句的顺序为③①②。本题正确答案为A。

  34.【答案】C。解析:⑥有指示代词“这”,一般不放段首,由此可排除A、D。②句末尾的“动物”与④句开头的“动物”互相呼应,形成顶真结构,故④句应紧跟在②句后面,排除B。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点拨】 做语句连贯题,快速又简单的入题法是直接从选项入题,即先分析四个选项的异同,然后再代入句子进行判断。

  35.【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A项的表述过于,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避讳都需要国家权力的介入。B项干扰性较大,原文只是说避讳在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发展到“”,这里的“”应理解为避讳的制度更完备、更细密,调整的范围更广泛等,但涉及程度上未必就更“严格”。C项也不对,人们进行各种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而不是趋吉避凶的心理。D项在末句可以找到相应依据,当选。

  36.【答案】A。解析:材料先讲炮制技术是中医药的核心技术,然后讲为数不少的国外企业偷学炮制技术,最后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其意在说明国家应加强对炮制技术工作的管理。正确答案为A。

  【考点点拨】 整个文段都是围绕“炮制技术”展开论述,因此正确答案也应包含“炮制技术”这一关键信息,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A项。

  37.【答案】D。解析:文段列举了安科莱、亚利桑那、澳洲东南沿海地带三个地域的例子,这些事例的共同点在于都提到了当地人谋生的手段,即生产方式。居住在同一个地理区域的人类,不仅与同时代邻近族群的生产方式不同,而且在以前与现在的纵向生产方式对比上,也是迥异的。由此可知,“地理环境并非人类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D项正确。

  【考点点拨】 本题迷惑项为C。由安科莱和亚利桑那的例子,似乎C项“不同文化族群可以和谐相处”的表述并无不妥。但由澳洲东南沿海地带的例子则可看出,这里并不存在不同文化族群相处的问题,C项可排除。

  38.【答案】A。解析:作者首先指出“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以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例进行论证,表明哲学来源于生活;接着进一步指出哲学一开始不是书面的研究,而是过日子的方法,是“入世意义的哲学”,说明哲学应指导生活,服务民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点拨】 “意在说明”类题目与“作者的意图”、“意在强调”、“重在说明”类题目相似,其答案一般是提出一种措施,或发出一种号召、呼吁,告诉大家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具有一定的深度,而非简单地指出某种现状。本题就是一个实例。

  39.【答案】A。解析:由“如具有历史……的建筑物或遗址”可知世界遗产项目主要关注的是实物,而由“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则是文献遗产,具体讲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可知世界记忆工程的侧重点在于文字资料,即记录,因此世界遗产项目与世界记忆工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实物与记录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点拨】 B项文献也是遗产。C项文献遗产也是一种文化。D项“遗迹”也属于世界遗产项目。

  40.【答案】A。解析:文段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古代礼制的要求使得服装忽略了人体各个部位的三维数据,并因体现等级的需要而突出了图案的特点,而这些特征使得中国传统服装的剪裁倾向于宽大适体的平面剪裁法。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中国传统服装采用平面剪裁法的原因,与之相关的为A项。

  【考点点拨】 段末提出来的概念多为文段的关键信息。由此可推知“平面剪裁法”为文段的关键概念,正确答案中应包含这一信息,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A。

  41.【答案】C。解析:(第二项-第一项)×4=第三项,依此类推,(144-56)×4=(352)。

  【考点点拨】 本题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寻找解题规律,考生可根据自身习惯灵活掌握。

  (1)1×2+4=6,6×2+8=20,20×2+16=56,56×2+32=144,144×2+64=(352),其中加项4、8、16、32、(64)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各项可以依次写为1×1、3×2、5×4、7×8、9×16、(11×32),其中第一个乘数1、3、5、7、9、(11)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第二个乘数1、2、4、8、16、(3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