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春》答辩题目及解析
教师招聘考试的答辩大多会围绕设计思路、教学实施和教师结构化等题目发问。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答辩问题及解析。
1.请你列举一篇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并简单介绍?
【参考答案】
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匆匆》,《匆匆》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抒情散文,既有抒情,也有道理的阐释。
文章紧紧围绕时间匆匆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逝去的无奈和惋惜。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要有所作为,不能白来世上走一遭。文章多用修辞手法,如,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文章还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燕子、杨柳、桃花,太阳等事物都与“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感叹融在一起,抒发作者对时间溜走的惋惜与感慨。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请你谈一下在这篇文章中,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拟人是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不具备生命性的事物赋予人的某些特性、意味来进行描绘刻画和感情抒发。拟人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文章语言的抒情力度,使事物更加形象生动,给读者以直观的、具体的感受。在《春》中,作者写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将山水和太阳以及万事万物赋予人的状态,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春天万物的生机与活力。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3.请你谈一下在这篇文章中,使用叠音词语的多次运用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在抒情、描写中都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叠音词不仅在朗读韵律上朗朗上口,在意境营造上也显得生动可感。如,文章第三段中出现了“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软绵绵”等重叠词,这样的词语使用有很多好处:第一,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朗朗上口,体现了声音美和语感美;第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草之嫩绿以及春天风雨的柔和;第三,有利于抒发作者对于春天万事万物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语言使用和构思上可以使用叠音词。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4.请你谈一下,作者单单是为了描绘春景而对其进行赞美吗?
《春》是一篇写景散文,边写景色边抒发情感,情景两不误,通过春景的刻画与描绘,抒发作者对于春天的热爱。同时,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不单单是为了写春景,还是为了抒发蓄势已久的情感,形成情景交融。《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向往和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作者通过文字向我们阐述,要相信前途一片大好,要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要趁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蓬勃时光大步向前。因此,本篇文章在描写景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向我们抒发对于人生和生命的道理——热爱生活和生命。这种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我们也要学会运用,使文章在优美华丽的描绘中显得更有深度。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5.请你谈谈教学过程中,导入的方式除了提问,还可以设计成什么样式?
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起始,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选取了提问法进行导入,这样的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在一问一答中进入新知的学习。除了“提问法”,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情景导入”,借助图片视频和音乐,把课文内容穿插进去,加以展示。“多媒体情景导入法”直观生动,充满趣味性,更能够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以上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中公教师网
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视频示范”查看各学科视频示范!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云南怒江州泸水市第一中学选聘聘任制教师6人公告
- 2025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教育系统面向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无锡考点)拟录用名单公示
- 2025广西梧州市中小学招聘专任教师136人公告(梧州学院专场)
- 2025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选调笔试成绩及面试资格审查公告
- 2025江苏苏州高新区教育系统选聘应届毕业生递补人员公告
- 2025江苏苏州高新区教育系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递补人员公告
- 2025辽宁沈阳市教育系统急需紧缺教师招聘铁西区面试公告
- 2025山东潍坊科技学院拟聘用人员公示
- 2025四川宜宾市叙州区面向区内外考试选调教师调减和取消岗位公告
- 2025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教育系统招聘青年人才拟录用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