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两类哲理类问题作答技巧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两类哲理类问题作答技巧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备考过程中,有一种试题被称之为哲理类问题,一般是通过名人名言或哲理故事来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然而,其实同样是哲理类问题,其考察的方向和内容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两道题:

  例一:1.01的365次方等于37.4,1.02的365次方等于1377.4,多一份努力,得千份收获,请谈谈你的理解?

  例二:李克强总理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请谈谈你的理解?

  其实这两道题都属于哲理类问题,很多考生能感觉到这两道题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又不知道区别在哪里,以下中公网校专家就通过对哲理类问题进行细分来使广大考生深刻掌握该类问题的答题技巧。

  我们可以把哲理类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哲理,另一种是站在政府行为、国家建设层面提出的哲理,一般为“高大上”的讲话。针对第一种哲理,可以采取三步走:第一步提出观点得出题干阐述的哲理,第二步通过事实论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等诸多论证方法来论证该哲理的正确性,第三步落实观点,更多地联系自身来发扬该哲理。

  而针对第二类哲理题,中公网校专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种作答思路,大体来讲可以分为两步走:“上得去”和“下得来”。在“上得去”阶段主要可以谈三点:为什么讲、这句话讲得对不对、对在哪里。在谈到为什么讲的时候往往可以使用逆推思维,比如李克强总理说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这说明当前的现状是政府过的是松日子,三公经费支出巨大;在“对在哪里”这个环节,可通过理论和事实论证来说明李克强总理这句话的正确性,“下得来”这个阶段主要谈如何贯彻,一般从政府角度谈到如何去做好。

  综上,中公网校专家希望广大考生能够熟练掌握以上方法,遇到哲理类问题时先将其细分,之后再去作答,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