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指导:溶液混合算浓度,十字交叉解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行测指导:溶液混合算浓度,十字交叉解答案

浓度问题是同学们在行测考试中会遇到的一类题型,通常可以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决问题。简单的浓度问题相信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可以快速得出结果,但遇到溶液的混合问题,就会比较头疼,那么这类问题如何快速解决呢?今天中公教育给同学们讲一讲十字交叉法,这种方法在行测中,无论是数量关系还是资料分析都有所涉及。

一、什么是浓度问题

浓度问题是研究溶质、溶剂、溶液及溶液配比问题。

二、基本计算关系

三、解题思路

难度较低的题目只需要通过以上几个公式列方程即可求解,那么在考试中如果遇到溶液混合这类难以下手的问题,同学们还可以采用十字交叉法来快速求解。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十字交叉的原理:

设A溶液浓度为a,B溶液浓度为b,混合后的浓度为r,则根据混合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可列等量关系为

整理可得

用十字模型表示如下:

最终结论:沿十字方向交叉作差(大数减小数),得到列式的比值等于分母比,分母比即在浓度公式中分母部分的溶液质量比。

1、方法对比:

例1

现有浓度为15%和30%的盐水若干,如要配出600克浓度为25%的盐水,则分别需要浓度15%和30%的盐水( )克。

A.100、500 B.200、400 C.500、100 D.400、200

【答案】B。

【中公解析】根据题目已知两份溶液的浓度、溶液质量之和及混合后的溶液浓度,需要求出两份溶液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由“配出600克浓度为25%的盐水”可知,两份溶液混合,所得的混合后的溶液质量由两份溶液加和而得,即两种溶液质量之和为600克。混合后的溶液浓度为25%,即混合后的溶质质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为25%,混合后的溶质质量为15%溶液的溶质质量与30%溶液的溶质质量加和而得。想要表示15%溶液的溶质质量还需要知道溶液的质量,30%溶液的溶质质量同理。即两个等量关系均与两份溶液质量相关,即可假设浓度15%溶液的质量为x,浓度为30%溶液的质量为y,可列如下方程组:

根据交叉作差后的比值为溶液质量之比可得:浓度分别为15%和30%的盐水质量之比为1:2,两份溶液的总质量之和为600克,即将600克的溶液分为3份,15%溶液占1份,30%溶液为2份,故15%的溶液质量为200克,30%浓度的溶液质量为400克。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方程法在列式及求解的过程中,计算量相对较大,而通过十字交叉法简单画图就可以快速得出结果,列式步骤较少、计算量较少。因此,同学们可以在今后做题时采用十字交叉法快速解决此类问题。

2、实战运用:

例2

化学实验中,需要使用现有不同浓度的A、B两种氯化钠溶液配置新的浓度为15%的氯化钠溶液。已知A溶液的浓度是B溶液的5倍,且若将50克A溶液与250克B溶液混合即能完成配置,那么A溶液的浓度是( )。

A.45% B.40% C.35% D.30%

【答案】A

【中公解析】根据题干“A溶液的浓度是B溶液浓度的5倍”,可假设B溶液浓度为x,则A溶液的浓度可表示为5x。

解得x=9%,所求为A溶液的质量,即5x=45%。

以上两个题目中均涉及两种溶液混合,均可用十字交叉来解决,不仅避免了繁琐的列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计算。同时对于十字交叉法之所以可以用在浓度问题是因为存在了比值的混合,在我们考试过程中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这个特点一一总结学习,例如增长率混合、平均数混合等等都可以举一反三哦!各位同学只需要勤加练习便可掌握此类问题。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