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四大名剧中的人文社情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5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四大名剧中的人文社情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展现出魅力和时代风采。戏曲是民间艺术的结晶,也是民情社意的缩影。读中国四大名剧,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事业单位的人文历史考点。

一、四大名剧简介

中国四大名剧包括元代的《西厢记》、明代的《牡丹亭》、清代的《长生殿》和同样出自清代的《桃花扇》。以下是对这四部剧作的详细简介:

(一)《西厢记》

作者:元代戏曲家王实甫

创作时间: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取材:唐代元稹的《会真记》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主要内容:全剧以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侍女红娘的巧妙周旋,两人最终冲破重重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

艺术特点:以其强烈的反封建思想、优美的文辞和动人的情节深受观众喜爱。剧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不仅是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的颂歌,也是对传统封建礼教束缚的一次有力挑战。在艺术表现上,《西厢记》了元杂剧每剧四折的体例,采用了五本二十一折的宏大结构,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剧中语言优美,文采斐然,既有诗词的韵律之美,又不失戏剧的生动性。

经典名句: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表达了怀春少女崔莺莺内心由相思而产生的莫名幽怨。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香:暗指张生距莺莺这么近却不能清楚地一睹芳容。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描绘了暮秋时节的景象,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崔莺莺与张生离别时的伤感之情。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形象地描绘了莺莺见到张生时的相思之苦。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生动地表现了张生与崔莺莺在夜晚相会时的情景。

(二)《牡丹亭》

作者:明代剧作家汤显祖

创作时间: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主要内容: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因伤情过度而死,后又起死回生,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艺术特点:在思想内容上,进一步将男女爱情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汤显祖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深情呼唤,体现了对人性真爱的追求,与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批判。在艺术表现上,《牡丹亭》文辞典雅,语言秀丽,富有诗意。剧中梦境与现实的交错、生死轮回的奇幻描绘,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浪漫的色彩。汤显祖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也使得剧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经典名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表达了杜丽娘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揭示了男女之间深情的本质,强调了爱情的伟大力量。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形容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美好的爱情和时光的流逝。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表达了杜丽娘对柳梦梅的深情相思,已经深入骨髓,难以言表。

(三)《长生殿》

作者:清初剧作家洪昇

定稿时间: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取材:取材于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白朴的剧作《梧桐雨》

主要内容:该剧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两人从长生殿的盟誓,到安史之乱后的生死离别,再到月宫团圆的传奇经历,展现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王朝兴衰的历史变迁。

艺术特点:语言优美流畅,既有诗词的韵味,又不失戏剧的张力。此外,《长生殿》还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元素,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在思想内容上,既谴责了唐明皇的穷奢极侈,又表达了对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爱情的深切同情。

经典名句:

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表达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深情厚意,愿意与她共度此生,不羡仙乡。

情双好,情双好,纵百岁犹嫌少:强调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深厚的爱情,即使共度百岁仍然觉得时间太少。

三尺白绫若赐我,可愿葬我于君侧:表现了杨贵妃对唐明皇的深情和不离不弃的决心。

(四)《桃花扇》

作者:清代文学家孔尚任

创作时间:创作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至四十七年(1708年)间

主要内容:该剧以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通过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南明王朝的兴衰历程和弘光政权的衰亡原因。

艺术特点:在艺术表现上,《桃花扇》以其独特的结构、深刻的主题思想而著称。全剧以一把桃花扇为线索,贯穿始终,既象征着男女主人公之间纯洁而坚贞的爱情,也寓意着南明王朝短暂而绚烂的历史。此外,《桃花扇》还巧妙地运用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艺术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使得作品在展现爱情悲剧的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经典名句:

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表达了侯方域在国破家亡后的孤独和无奈。

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描绘了南京城在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同时表达了侯方域对过去的怀念和伤感。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形象地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衰历程和侯方域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中国四大名剧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深刻的主题思想和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代表了古代戏曲艺术的,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这些经典名句不仅富有文学价值,而且深刻反映了四大名剧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情感。它们以精炼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中公题目】:“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中的经典台词,请问该句出自什么作品,关于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哪项?

A. 《西厢记》——王实甫 B. 《牡丹亭》——汤显祖

C. 《长生殿》——洪昇 D. 《桃花扇》——孔尚任

【中公答案】B。解析:“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出自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具体出现在《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这句台词是剧中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时所发出的感叹。杜丽娘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背着父亲游园,看到大自然的美景,不禁发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这句台词不仅富有诗意,而且深刻反映了杜丽娘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是《牡丹亭》中的经典名句之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中公建议】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考察,是事业单位常识考试的重难点,考生需要在日常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通过题目训练把握出题人思路,对知识的了解,准确把握出题方式,、高效做对题。近些年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考察成为事业单位考试中难度相对较高的题目,且涉及到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建议考生日常多积累,方能适应多变得题目。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事业单位综合类事业单位医疗类事业单位教育类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2024年上海市遴选笔试备考计划

免费
¥ 0.01

2024年中央遴选-面试先知营

免费
¥ 9.9

2023年浙江省市直遴选-面试理论课程-新春特惠

免费
¥ 1

遴选考点赢-科技常识-世界科技史

免费
¥ 9.9
查看更多
会员特惠专区

2025年云南遴选选调-遴选塑能笔试冲刺班(文山州属选调)

377
¥ 499

2025年云南遴选选调笔试-刷题班(行测)

458
¥ 580

2025年云南遴选选调笔试-专项班(行测)

758
¥ 880

2025年云南遴选选调笔试-组合班(行测)

958
¥ 1080
查看更多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