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七个着力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申论热点:七个着力

 热点背景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重要指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即“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1、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1)各级党委(党组)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

(2)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政治责任,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

2、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时代新征程,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党的思想理论研究,真正把一些重大问题从思想理论上搞清楚、弄明白,在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3、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的核心价值观,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篇章。

4、着力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邦的大事。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主流舆论发挥作用的资源体系和传播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聚合资源、扩展渠道,需要我们顺应舆论传播规律,创新话语表达,直面热点和回应问题,在媒体与受众的积极沟通和良性互动中,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合力,新闻媒体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5、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1)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

(2)关键在于营造大众乐享的文化氛围。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目的是使大众不仅可以成为这些文化精粹的旁观者、欣赏者,更能成为参与者、创造者,让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寻常生活。

(3)做到“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6、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1)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要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更有特色、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

(2)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产业,改造传统文化产业,让更多文化服务“线上开花”,质量效益和核心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提供更多更好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

(3)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利于破解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分离,文旅融合形式化、浅层化的发展困境,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文旅融合市场主体,让龙头企业带动文旅产业链和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优化布局文旅融合项目,更有利于完善各方面各层次政策支撑体系,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7、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1)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坚持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净化“噪音”“杂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推动中国道理和中国理论走向世界。客观真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把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体现中国立场、蕴藏中国智慧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世界更多看到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3)创新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方法。在传播技巧上,加强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规律,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信息接收特点和习惯的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在思想战略上,坚持以我为主,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主动设置议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在机制设置上,用好高端智库交流渠道,完善人文交流机制,整合各类传播资源,搭建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对话平台,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理念、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的理解支持。

(4)文明交流互鉴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2024年安徽乡镇公务员备考大礼包

免费
¥ 9.9

乡镇公务员备考大礼包

免费
¥ 9.9

2024年四川乡镇公务员-课时费收款专用(按实际费用收费)

免费
¥ 1

2023年湖北乡镇公务员-面试提前学

免费
¥ 9.9
查看更多
会员特惠专区

2025年河南乡镇公务员-实战练题班

858
¥ 980

2025年四川乡镇公务员笔试视频-基础夯实视频班

958
¥ 1080

2024年河南乡镇公务员-实战练题班

858
¥ 980

2024安徽省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专项讲练班-申论

958
¥ 1080
查看更多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