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共基础知识政治考点——马哲备考之实践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4公共基础知识政治考点——马哲备考之实践

一、实践

1.定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解读:主体--人类;能动--发挥意识能动性;客体:客观世界;社会性:社会关系;

2.实践特征

(1)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

解读:通过实践把所想的变成现实,沟通主观和客观。

考法:直接考察特征;间接考察--结合例子考哲理。

(2)自觉能动性

解读: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一般与动物对比。

例子: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勤劳的蜜蜂高明很多。(建筑师人类有意识,蜜蜂动物无意识,只是本能活动。)

考法:直接考察特征;间接考察--结合例子考哲理。

(3)社会历史性

解读:社会性--人与人构成社会关系;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实践形式。

例子:古代飞鸽传书通信,今天光纤通信。

考法:直接考察特征;间接考察--结合例子考哲理。

3.实践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解读:生产出人类生存需要的生产资料,比如衣食住行等。

(2)社会政治实践

解读:比如参与政治生活,民主选举。

(3)科学文化实践

解读:科学--比如探索月球;文化--比如拍摄电影活动。

考法:直接考察--实践形式;间接考察--结合例子靠理解。

4.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解读:来源强调认识经过实践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

例子:毛主席说要想知道梨子滋味得亲口尝一尝--尝味道之前无认识,尝过以后有认识,尝味道是实践,知晓梨子味道是认识。

(2)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解读:动力强调经过实践出现新认识,旧--新。

例子:几年前观测几颗脉冲星,经过科学实践目前观测到九百颗脉冲星。几颗--旧认识,九百颗--新认识。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归宿。

解读:目的强调为了什么。

例子: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求知--认识,为--表示目的,运用--实践。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解读:标准强调经过实践能够分辨认识。

例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日久--实践,知马力/见人心--分辨人心善与恶--实践区分。

考法:理解考察--结合例子区分四个作用。

二/牛刀小试

1. (单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什么哲理?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

【答案】A。解析:鸭先知--获得认识,鸭子下水--实践,不下水不知--无认识,下水知暖--有认识,从无到有,是来源。故答案选A。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