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遴选考试每日一练:生态和谐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此为引,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成绩有之,担忧并存:一些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象依旧存在,诸如耕地商用,跑马圈地只为利益;食品危机,科技与狠活难保舌尖上的安全······为此,我们需要推行适度生态观,方能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适度生态观推动绿色发展,需以理念为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又有一代人的发展理念。忆往昔,我们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以此为引,我们利用自然资源拉开发展序幕:森林资源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生产中,煤矿资源也成了工业生产的原料,部分耕地资源也在利益面前屡屡退步。固然有成绩,但是问题亦接踵而至:沙尘暴肆虐袭来,环境质量下降;资源城市面临收缩问题,发展止步不前;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吞噬赖以生存的家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产生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忽视了生态文明,未树立生态发展理念。为了防止悲剧再次重演,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我们亟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方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适度生态观推动绿色发展,需以制度为纲。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其方圆,则必规矩。回顾历史,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不仅为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更是凸显出保护生态的理念,不失为丰富政令实践的先行者;俯瞰当下,无论是依据固体废物进口许可打击走私“洋垃圾“犯罪行为,亦或是依据耕地保护规定处罚弃耕抛荒耕地浪费行为,再或者依据水污染防治法支持行政机关震慑超标排放污染行为。凡此种种,皆体现出将“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到实处。无论古今,对于生态保护出台更严格的政策,其背后的逻辑既有百姓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又有法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了让适度生态观进一步落实,我们需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中国建设推动绿色中国实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关键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盼温饱”变为“盼环保”,从“求生存”变为“求生态”,人们对于环保的日渐重视。为生态惠民,让我们携手同心,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以适度的生态观念,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智慧力量,奋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浙江金华义乌市国资办遴选市属企业兼职外部董事储备人选公告
- 2025四川省体育局选调工作人员笔试成绩、岗位排名及面试资格审查公告
- 2025年四川省妇女联合会选调工作人员笔试成绩、岗位排名及面试资格审查的公告
- 关于公开选调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笔试及业绩总成绩查询、资格复审有关事宜的公告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2025年公开选调工作人员面试入围人员名单及面试资格审查的公告
- 2025年度江安县公开考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成绩及体检相关事项的公告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关于2025年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进入面试人员名单、笔试成绩及面试资格复审有关事项的公告
- 2025南充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调工作人员面试资格审查及面试公告
- 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公开选调工作人员笔试成绩排名及面试资格复审公告
- 2025年西华师范大学公开选调工作人员面试资格审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