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年龄有限制吗?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5北京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年龄有限制吗?

北京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一)基本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7年11月至2005年11月期间出生);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8.具备北京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市级机关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区级及以下机关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在直辖市区级机关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至2023年11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街道、乡镇等基层职位,按照《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我市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依据适当降低进入门槛政策新录用的公务员,应当在所报考区(系统)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到本市其他区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另外,按照有关规定,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二)其他要求

1.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考职位,限于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应届毕业生报考,包括: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京外普通高等学校中学历学习期间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学生干部”或者校级一等以上“学生奖学金”的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毕业生(除另有限定外,报考特殊职位的不要求上述资格条件)。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职位。包括: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留学回国人员;符合《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京政发〔2009〕14号)要求的非北京市常住户口留学回国人员。

2.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最低年限”为2年以上(含2年)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且具有2年以上(含2年)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报考。

3.要求“基层工作经历最低年限”为“无限制”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的人员(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和符合面向2024年应届毕业生招考职位条件的人员报考。

4.面向服役期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招考职位,限于符合《关于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工作的意见》规定的人员报考,包括:在校期间从本市入伍且服役期满退役后复学完成学业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不含外地生源高职或专科毕业生);应届毕业当年从本市入伍且2023年退出现役的服现役期满、表现良好的退役士兵。

在军队服役五年(含)以上的北京籍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可以报考面向服役期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招考职位。

5.面向残疾人的招考职位,限于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报考,包括以下两类:一是截至公务员考试报名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人事行政关系在北京的残疾人(不包括2023年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及户口档案保留在学校的非北京生源往届毕业生);二是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为非定向,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4年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包括:北京生源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应届残疾人毕业生。

6.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的招考职位,限于截至报名时在岗,2024年合同期满的北京市乡村振兴协理员等本市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报考。

年份 发布公告 查看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4 2023年11月10日 查看公告(4361人) 职位表 2023年11月13—17日 2023年12月3日
2023 2022年11月20日 查看公告(4723人) 职位表 2022年11月21—25日 2022年12月10—11日
2022 2021年11月12日 查看公告(4266人) 职位表 2021年11月15日-19日 2021年12月11-12日
2021 2020年11月27日 查看公告(3553人) 职位表 2020年11月30至12月4日 2020年12月19-20日
2020 2019年11月15日 查看公告(3620人) 职位表 2019年11月18至22日 2019年12月8日
2019 2018年11月23日 查看公告(3243人) 职位表 2018年11月26日至30日 2018年12月16日
2018 2017年11月24日 查看公告(4272人) 职位表 2017年11月27日-12月1日 2017年12月17日

 行测练习题 

1.数字原本枯燥单调乏味,可诗人的生花妙笔使其情趣陡增,韵味无穷。巧用数字的古诗佳作________,如邵雍的《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因巧妙嵌入数字而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俯拾皆是 脍炙人口

B.罄竹难书 千古流芳

C.不胜枚举 名垂青史

D.擢发难数 声名大噪

2.遇到问题,小事化了、________是一种态度,不讲道理、一味袒护也是一种方式。而最正确的方式就是直面问题,在正确地认识、解决问题中,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化问题为成长的阶梯。这是不少家长往往________的地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敷衍搪塞 省略

B.斤斤计较 忽略

C.锱铢必较 省略

D.得过且过 忽略

3.作为________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才能确保重大国家战略顺利实施。两个多月以来,面对________的疫情,雄安新区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闻令而动,1万多名党员投入防疫一线。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承担 从天而降

B.代表 不期而遇

C.饱含 猝不及防

D.承载 突如其来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中公解析:第一空,此处表达的是巧用数字的古诗佳作很多。“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二者均为贬义词,不能描述古诗佳作之多,排除B、D。

第二空,“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名垂青史”指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此处描述的对象是《山村咏怀》这首经典诗歌,应选“脍炙人口”,排除C。

故本题选A。

2.【答案】D。中公解析:第一空,由“、”可知,横线处应填入一个与“小事化了”词义相近的词语。“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均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填入与文段语义矛盾,排除B、C。

第二空,“省略”指粗疏;简略。“忽略”指没有注意到;疏忽。句意是家长忽视了通过解决问题教会孩子道理,故此处应填“忽略”,排除A。

故本题选D。

3.【答案】D。中公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能与“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搭配。“饱含”指充满,不能与“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搭配,排除C。

第二空,“从天而降”强调出人意料地出现。“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突如其来”强调来得突然。对应“疫情”这一叙述主体,“突如其来”填入更恰当,排除A、B。

故本题选D。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