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考场上如何增强交流感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面试考场上如何增强交流感

在公考面试当中,很多考生往往忽略了面试,特点就是考官与考生的面对面交流,不要把面试当成一次答题,而是要把面试当成一次交流,所以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各位考生强调一点,要注重交流感。

其实大家要知道,交流感不仅仅起锦上添花的作用,更是你能不能打动考官、吸引考官的第一个武器。良好的交流感会让考生表现出灵动的活力和神采,进一步展现出考生的精气神,加强考官对考生的良好印象。并且为了避免机械化式的答题让考官产生倦意和疲劳,交流感营造了更生动,更有感染力的答题效果,考官听起来会更专心,不容易走神。而有时候,自信的交流感,甚至可以弥补考生在语言表达上措辞用语的稍许不足,和作答中的小失误,从而面试分数。

所以我们要如何做到由内而外的自然的交流感呢?以下建议请采纳:

1.不要为了交流感而刻意表现

交流感不是装出来的,有的考生平时与人交流就已经缺少交流感了,那就得从日常训练来着手。先是在平时与人的沟通中多融入感情、亲切自然地交流,多看着别人去说话,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可以让身边的亲友多观察自己,多给自己提建议,让自己与人交流时做到自然放松。

2.眼神的交流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面试中也是如此,判断考生是否有交流感,第一维度就是看你和考官的眼神交流。简而言之,面试中要多看着各位考官来作答,看考官时注意眼神自然,坦诚有礼貌,严禁斜视、俯视考官,也不必一直盯着考官,在场诸多考官,可以自然缓慢地转头,多与不同的考官做眼神交流。

3.表达要自然

在讲话中不要一直自称“考生”,这样会显得生硬,不利于拉近我们和考官的距离,最简单,直接说“我”就行了。也可以通过适度插入口语化的表述“来增强交流感”,“我认为吧……”,“这其实在我看来,是……”,“这个问题呢”等表述来加强交流氛围,但要把握好度,太多了也会显得太过随意,也不要一直重复用单一句式,核心其实还是要做到自然放松,用类似聊天的感觉,娓娓道来的状态来回答问题才是的。

4.调整语速和语气

讲话注意语气的轻重变化,注意语速的快慢变化,多观看一些演讲视频,多观察一些善于演讲的人如何做到稳重而又放松。例如,想要强调的信息点可加重音,或者在重点信息前做短暂的停顿,自己熟悉而又不算关键的内容可以加快语速,从而形成轻重快慢的自然变化,体现出个人的自然风采和活力。如果平时自己语调较平淡,则要多通过朗读训练,演讲训练来加强。

相信通过以上的方式去训练,考生必然能够养成良好自信的交流感,在面试中旗开得胜。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片段版

免费
¥ 199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单题版

免费
¥ 399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套卷版

免费
¥ 599

2024年月半时政串讲班(考点梳理)

免费
¥ 12
查看更多
会员特惠专区

课时费用

728
¥ 850

2026年省考冲刺班

858
¥ 980

2026年江西省考冲刺班

858
¥ 980

2026年省考冲刺班

858
¥ 980
查看更多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