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公务员面试考情及命题特色分析
备考山东省公务员面试,考生首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山东省公务员面试的相关政策信息,把握考试动向,使面试准备具有针对性,备考效率。下面中公教育通过近几年山东省公务员面试情况向考生们简单介绍一下山东省的面试考情。
1.考点时效性强
近几年的山东省公务员面试均考查过热点话题,热点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考点可以追踪到考试前2周至3个月的新闻报道,如“冬奥会开幕式”为考前40天的事件,“五位戍边英雄事迹”是考试前两周的热点新闻。因此对于考前三个月内的热点话题,考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各领域发生的热点事件均有可能成为山东省公务员面试的命题素材。
2.聚焦政治素养
面试对于考生政治理论素养要求极高,如考查山东“走在前”、公职人员廉洁教育、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百年党史、经济形势、形式主义、基层治理、忧患意识、干部队伍建设、危中寻机以及对于人物事迹品质等都有考查。
3.突显机关思维
机关思维就是机关干部的工作思维模式,在公职考试中表现为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更加全面、客观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履行工作职责。山东省考中机关思维考查占比超过15%且难度较大,主要聚焦在初入岗位时能否快速适应,对自我的认知是否准确以及工作方式和思路等方面,如“慎独和慎密”,“适应领导风格”等。
4.注重人生哲学
对于人生哲学的考查一方面体现对处世态度的考查,如“越擦越脏”的抹布、两个肩膀、坦然面对生活的困难、贪心等;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交友原则考查较多,还考查到“对起跑线的认识”、“知世故而不世故”等。
(一)综合分析能力
1.注重考查山东本地特色及领导人讲话
山东省公务员面试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时经常会带有本地特色的素材,让考生谈理解、谈看法。如,“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建设如火如荼,有90后山东辅警勇救落水儿童,“布鞋校长”为山区学子68年捐款几十万……有网友评论:“你永远可以相信山东人”。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需要考生充分了解山东本地情况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更好地结合起来作答。
例1:2023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目标要求。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山东实践?
例2:“走在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对山东的信任。“走在前”是的“走在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都要争创。请结合实际,谈谈山东“走在前”有何优势?
中公解读:例1的命题素材是山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将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所以考生要对山东本地发展有重点地了解,在答题时才能更好地与之相结合,展现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
例2的命题素材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考察调研,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山东作出了“三个走在前”的指示要求。考生需关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同时更加关注在山东的讲话。能够结合本地优势进行作答。
2.题目类型丰富
山东省公务员面试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类型较多,主要有时政热点类问题、哲理思辨类问题、观点类问题和漫画题。
例1:近年来“流量”一词很火,“流量”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如网红文旅局长推介本地旅游,主播直播带货等。“流量”也在无形中滋生诸多乱象,让人陷入“流量旋涡”。对于“流量”,你怎么看?(时政热点类问题)
例2: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人说,民营企业船小容易掉头;有人说,民营企业船小容易翻。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观点类问题)
例3:淘金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把金矿砂摊到地上,在太阳光下把里面闪光的金子颗粒挑出来;另一种做法是用筛子把沙子过滤掉,剩下的自然都是金子。请问,你选择哪种?请结合实际谈谈。(哲理思辨类问题)
(二)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在山东省公务员面试中,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也是重点测评要素之一。在问法上,题目多让考生谈看法,设问方式较为具体,会给出一定的限定条件,缩小答题范围。在题目类型上,多考查自我认知类问题。对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考查涉及对职业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知,考官通过考生的回答来判断考生的价值观是否符合报考岗位的要求,以及其是否具备与职位相匹配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
例1:请讲一段党史故事,说一下它对你个人成长的影响。
例2: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的教科书”。请说一个你最熟知的历史人物,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对你的启示。
中公解读:例1为自我认知类问题,让考生结合党史谈谈其对自己成长的影响。这就要求考生有丰富的党史知识储备,并能结合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反思当下的工作和生活,达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目的。
例2是自我认知类问题。考生需要结合自己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自己熟知的历史人物以及自己的经历综合起来,论证自己讲的历史人物对自己性格、工作的影响,从而向考官展示自己的价值观等。
(三)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
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虽然不是山东省公务员面试重点考查的测评要素,但在面试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题目多为常规性问题,设置的场景多为常见的日常工作场景,注重考查与领导的人际关系处理。
例1:领导对小李要求很严格,小李一旦出错就会被领导责备。小李自嘲:“在办公室不敢喘气,生怕被领导责备。”如果你是小李,你会怎么做?
例2:之前的工作干部只有跟村干部喝完酒、多喝酒才能把工作干下去,现在规定不允许了。如果你是工作干部,你怎么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中公解读:上述两道题都是考查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题目,面对的人际沟通主体是领导。
例1的工作场景是领导对下属要求严格,下属反而多有抱怨和自嘲。如果考生是题干中的这名下属,考生应该理解领导的良苦用心,并精进工作技能,工作质量,争取做到让领导满意,对结果负责。
例2是考查作为工作干部,如何在不喝酒的原则下,灵活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在处理上述情景时,考生既要与当地的村干部打成一片,以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也不能为了打成一片而违反工作原则,所以考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当地的村干部搞好人际关系,顺利开展工作。
(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近几年的山东省公务员面试对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考查比较少,但是2023年也出现过特殊问法的考察。
例1:你单位准备对全市房屋租赁情况进行调研,领导安排你负责,你如何设计调研内容?
例2:你是一位新上任的第一书记,你带来了10万元资金助力乡村建设,有以下三种建设方案:
(1)为了村民夜间通行的安全,急需修路灯。
(2)完善远程教育设施,助力小学学校建设。
(3)引进企业,解决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如果资金仅能支撑一个项目,你选哪一个?请说明原因。
中公解读:上述两道题目都属于计划组织类的题目。
在例1中,没有进行传统问法如何进行调研工作的开展,而是直接问如何设计调研内容,需要考生关注审题,对工作的重点能有自己的思考,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杜绝千篇一律的模板化答题。
例2中,给考生10万元资金助力乡村建设。考生要将有限的资金发挥的作用,既要考虑到项目周期和投入产出,也要考虑到项目的实用性。在选定好项目后,制订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做好后期的资金监督与管理等工作。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