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备考技巧:巧用案例 为文章添彩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申论备考技巧:巧用案例 为文章添彩

在申论考试中,文章写作题的分数占比将近总分的一半。但是,由于苦于写作技巧不足,很多同学在写文章方面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下面中公教育为大家详细介绍文章写作过程中如何巧用案例,来为文章增添亮点。

首先,从案例的内容上来说,例子可以选取材料内的案例,也可以选取平时积累的材料外的案例。

其次,从运用案例的数量上来说,要结合自身论证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一)若只列举一个例子,可以采用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的形式详细描述。

示例:好干部要会喝茶,培养亲民作风。【分论点】//干部到群众家里走访,与百姓喝茶促膝长谈,了解群众生活状态,是亲民的切实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直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的信念导向。【理论分析过渡】//耶鲁哥秦玥飞(主体)不为国外高薪舒适生活所惑(处境),毅然返回家乡国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乡村治理建设中来。在服务的农村,他东奔西走,为村落带来修葺基础设施资金,寻找当地特色项目,以开发特色农产品(做法)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收获了群众的认可,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称号。(结果)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好的干部要身体力行地为群众服务(启示)。//因此,党员干部要一心为民,心怀群众,深入实际,让为民服务成为常态。【总结回扣】

(二)若想连续列举两个例子,案例之间形成对比,如正反对比、古今对比、国内外对比等。在具体呈现案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主体+做法+结果的形式进行呈现,不必像上一种方法过于详尽。

示例:快与慢的平衡,助力企业长远发展。【分论点】//快是一种质量,慢下来沉淀,是一种智慧,做好两者的平衡,才能真正应对新常态。【过渡】//曾是餐饮行业黑马的F公司(主体),在快速扩张中忽视细节管理、体制更新和风险机制等慢功夫,(做法)如今发展受限,回到原点。(结果)//反观中国车市D公司,(主体)主动放慢发展步伐,创新管理方式,培养人才,重视产品的创新,(做法)最终赢得“春天”。(结果)//鲜明的案例指出,新常态的经济状况下,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学会速度与沉淀的平衡艺术,正如俗话常说“收拳然后再出拳才能更有力量”。【道理分析】//因此,平衡快慢方能助力企业高飞。【总结回扣】

(三)若想连续使用三个及以上多个例子,设计一下句式。如采用排比的手法进行列举。如:从A到B,从C到D,无一不是....../无论是A,还是B,亦或是C,这一个个鲜明的案例背后,都.......。在具体呈现案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主体+做法+结果或做了什么事的某主体等形式进行呈现。

示例:信用是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分论点】//诚信是产业立身之本,一个产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信用的建设。【过渡】//无论是以海尔张瑞敏砸冰箱事件为代表的国产品牌(主体),依靠对产品信用的重视(做法),树立起国产产品的质量信誉(结果);还是以假疫苗事件为典型表现的制假售假案例(主体),忽视行业的信用,公然漠视民众的生命,挑战道德的底线(做法),遭世人唾弃(结果);以及由“滴滴事件”中滴滴(主体)悬赏百万寻找嫌疑人,在舆论压力之下向义务救援队支付赏金,(做法)带来民众对其公信力的质疑等。(结果)//诸多案例都表明了产业发展中,守信者,将受到人们的尊重,并以良好的市场发展作为回馈,而失信者,则会被民众唾弃,甚至由此会走上破产灭亡的境地。【道理分析】//因此,要想产业兴旺发达,讲信用,重视信用建设是基本前提。【总结回扣】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