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知多少?(一)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的著作《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程朱理学指的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古印度婆罗门教育是以《吠陀》为主要内容,由“古儒”负责教授。
古希腊的柏拉图的著作有《理想国》《法律篇》,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论灵魂》,这篇著作是世界上最早论述心理学的著作,《政治学》也是其著作。
古罗马昆体良的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该著作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昆体良提出分班教学的思想,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著作是《新工具》,该著作号召采用实验调查法。另一篇著作是《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该著作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著作是《大教学论》(1632),该著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也是夸美纽斯的著作。《母育学校》是近代第一部学前教育的著作;《世界图解》是看图识字的著作,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夸美纽斯称直观性教学为“金科玉律”式的教学。
康德的著作是《康德论教育》(又称为《教育论》)。
卢梭的著作是《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洛克的著作是《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②倡导“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要素教育之父、形式教育之父),代表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之父),著作是《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
斯宾塞的著作是《教育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布鲁纳著有《教学过程》,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结构主义。
凯洛夫的著作是《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中国的杨贤江(化名李浩吾)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加里宁著有《论共产主义教育》等书,加里宁曾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马卡连柯的著作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在《给教师的建议》(也称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德国梅伊曼的著作是《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的著作是《实验教育学》,俩人都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