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因果文段的“变身术”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4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因果文段的“变身术”

含有因果词的文段是行测主旨观点题当中的高频考点,相信大家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但有考生疑惑都是因果文段,为什么有的正确答案在“果”,有的又在“因”呢?今天中公教育给大家答疑解惑,让广大考生吃透“因果”文段。

第一,分析阐述——得出结论(强调结论)

这一种行文脉络是因果文段常考的一种,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在作者的分析论述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结论就是作者的观点,也就是我们最终要选的答案,比如:

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中公解析】答案选A。分析文段发现文段首先介绍在传统的史学研究中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文献资料,他们在被研究的时候是没法为自己发声说话的,一切均由扮演“法官”的研究者说了算;最后用“所以”得出结论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材料也会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下面我们看四个选项谁和结论最匹配,A项研究同样的文献资料可能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符合结论的表述;B项说到史学研究应当谨慎不要武断,题干并没有说研究过程中存在武断、不谨慎的问题,所以B选项得不出;C项提到运用“能说话的”史料题干中并未涉及;D项要制定规则规范文献资料研究,题干中并没有说研究是不规范的,也并没有表示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是不好的事情,所以更无需去统一它,D项也得不出来,所以答案为A选项。

第二,分析阐述——说明事实(强调产生事实的原因)

第二种情况是大家容易混淆的,仍然喜欢去选因果词后面的内容,但此时这种行文脉络下因果词后面的内容是一个客观事实,并不是作者的观点,此时文段强调的是发生这个事实的原因了,比如:

纵观各国货币发展历史,货币国际化虽然给所在国带来一定风险,但远远低于带来的好处。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高,就意味着在出国旅游、消费、留学的过程中可以较为便利地用本币进行支付,不必经过繁琐的汇兑程序;从政府的角度看,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通过发行本国货币为国际赤字融资,相当于对别的国家征收了“铸币税”,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都“争先恐后”地走向国际化。

这段文字意在:

A.揭示促使货币国际化的原因 B.说明实现货币国际化的结果

C.提醒货币国际化潜藏的危险 D.剖析货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中公解析】答案选A。文段从“老百姓”“政府”两个角度说明了货币国际化的好处,最后一句得出结论,正是因为这么多好处,才促使“许多国家的货币都‘争先恐后’地走向国际化”。大家可以发现“因此”之后论述的是一个客观事实——许多国家的货币都在争相走向国际化,那么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前文的一系列好处,所以文段的重点是在论述促使货币国际化的原因。A项表述正确。B、C两项与“许多国家的货币都‘争先恐后’地走向国际化”无关,排除。D项“实现途径”文段未提及。故本题选A。

经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因果文段的脉络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因果词后面如果是作者的主观观点就当选,可如果是客观事实就找产生事实的原因,你,学会了吗?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