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法检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3法检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刑法》相似罪名之敲诈勒索与抢劫

在考试题目中,经常会见到《刑法》中各种分论罪名的辨别类。这类旨在考察考生对于相似罪名的区别点的记忆以及判断的能力,同时能够结合一些时事案例进行案例题目的考察。虽然考察的方式灵活多变,但是该类型的核心仍然是罪名的特点判断以及不同点的区分。只要能够把握准确这类相似罪名的特征,那么这类题目便可以迎刃而解。

在刑法分论的中,尤其以财产类犯罪罪名考察最为频繁和密切,例如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等等。在这些相似罪名判断类的题目中,考生经常会出现的混淆考点或者是产生疑问的概率较高的考点之一,便是对于敲诈勒索罪于抢劫罪的区分,由于二者法条表述的相似性,极其容易对考生产生误导。下面就该两罪的各自特点进行对比,旨在能够帮助考生准确判断这两类罪名。

一、联系。从法条规定上来看,抢劫罪:根据刑法分论中的明文规定,抢劫罪是指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的手段都为相对比较强硬的暴力、威胁等手段达到占有目的。因此,如何界定胁迫手段的界限即为两罪区别的关键。

二、区别: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二者虽然罪名表述很相似,但是抢劫罪要求的暴力胁迫手段需要行为人当场立即使用暴力手段,从而达到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使对方达到不敢或不能反抗的程度。一旦行为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么胁迫的内容可能会立即化为行动当场实现。敲诈勒索罪则需要行为人的胁迫让被害人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被迫交付财物,而胁迫手段本身未必可以完全压制对方的现实反抗。而被害人也未必当场交付财物,可以在胁迫后完成财物的交付。因此,抢劫罪偏向于对于反抗行为的压制,敲诈勒索罪更加倾向于对于被害人精神状态的压制。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答题的过程中,正确区别两罪只要把握住核心手段的区别就可以准确判断出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