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阅读理解题之相似选项辨析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3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阅读理解题之相似选项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阅读理解题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之一,考生在此部分需要有较高的正确率,争取做到“零”失误。但是有些题目的选项总会让人产生纠结,纠结的主要原因是“长得像”,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就针对相似选项如何辨析给考生进行分享。

相似选项辨析方法:

1.主干对比法:

分别提取相似选项主干成分,与原文进行比对,选择与原文一致的选项。

【例1】阮籍的《咏怀》诗本身就像是深秋清晨草叶上的一抹凝霜,悄无声息,发着微微的寒气。曹丕《燕歌行》首句便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人李商隐也有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霜已结到了心上,是实实在在、有迹可循的内心的凄然和悲怆。而阮籍,哪怕要做秋霜,也要做最温和的一种。这不是覆盖在松竹梅上的霜,而是覆在野草上的霜,白茫茫一片,与无边的草地连接在一起,静寂的一片,默默地发着清冷的光。

这段文字论述的核心思想是:

A.诗歌中描写“霜”,是为了表现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悲怆

B.阮籍《咏怀》诗中描写的“霜”是最温和的一种

C.阮籍《咏怀》诗如深秋的一抹凝霜,散发着清冷的光

D.诗歌中描写的“霜”都是一种比喻,比喻诗人凄凉的心境

【答案】C。中公解析:文段首句指出阮籍的《咏怀》诗本身就像是深秋清晨草叶上的一抹凝霜。然后通过与曹丕、李商隐诗中“霜”所含意蕴的对比,说明阮籍诗的特点——与无边的草地连接在一起,静寂的一片,默默地发着清冷的光。“阮籍的《咏怀》诗”应为文段论述的重点,首先排除A、D选项。B与C选项整体表意相似,我们提取两个选项主干发现:B项主语为“霜”,C项主语为“诗”,回顾文段重点,作者论述的重点是“阮籍的《咏怀》诗”,所以B项排除。故本题选C。

2.差异对比法:

将两个相似选项表意相同的语素去掉,留下不同比对原文,选择与原文一致的选项。

【例2】黏土看上去似乎是一种肥沃度差、由多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却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在模拟古代的海水中,黏土会形成水凝胶——由大量可吸收液体的微小空间构成(像海绵一样)。过去几十亿年里,被禁锢在这些空间里的化学物可能发生了复杂的反应,从而形成了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以及最终生成活细胞的各种系统。黏土形成的水凝胶可能对上述化学过程起到了禁锢和保护的作用,直至发育出将活细胞包裹住的细胞膜为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黏土富含生命需要的营养物质

B.水凝胶对生化反应的保护作用

C.黏土在地球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D.地球生命也许最初发源于黏土

【答案】D。中公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是文段主旨,后文是对主旨的具体说明。主旨强调的主体是“黏土”而非“水凝胶”,排除B。由文段第一句“肥沃度差、由多种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可知,A项“富含生命需要的营养物质”说法错误,排除。C与D选项表意相似,其中“黏土、地球生命、起源(发源)”均是两者共同语素,两者不同之处在于D项中多了“也许”这个表或然的词,再由文段主旨句中的“可能”一词可知,黏土与生命起源的关系尚无定论,C项表述不准确,D项的“也许”更为恰当。故本题选D。

综上所述,两种方法的核心其实就是要求考生要“细致”,应具备准确理解文段和选项表意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样也是言语理解部分在考试大纲中所提及的能力考查。所以,考生平时在练习言语理解的题目时,应时刻提醒自己以“细致”的态度去对待,从而养成一种科学的解题习惯!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