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之戊戌变法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公共基础知识之戊戌变法

中华民族要走向复兴,在进程中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用历史思维来思考现实中的问题。晚清王朝的没落,充满跌宕起伏,戊戌变法让人总是扼腕长叹。在全国事业单位考试中会考察戊戌变法的性质、导火索、开始的标志、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的原因等等,考点颇多,以识记性单选题考察为主,下面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其中的考点。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用铁一般的事实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巨大的民族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13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史称公车上书,也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著书立说,如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

二、戊戌变法的进程

1.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因此该事件也是戊戌变法的导火索。

2.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

文教方面: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京师大学堂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同时还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里废科举和八股文是考试的重点。这里有一个出题的重点,科举制在1905年正式宣布废除,因为戊戌变法最终是失败的,因此这项举措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经济方面: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因此在全国各地设立工厂、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政治方面:①开放言路。光绪皇帝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也就是新闻言论自由,又下诏,凡院、部司员欲条陈意见,可以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首长)代传。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递;②精减机构。③任用新人。维新派杨锐、刘光第、谭嗣同都被光绪任命为“军机衙门章京上行走”(秘书),参与新政。

3.变法开始后,守旧派阻挠变法上书慈禧杀了康、梁,慈禧也有心废除光绪皇帝,另立新君的想法。谭嗣同秘访维新派新星袁世凯,让袁世凯带兵勤王,诛杀守旧派荣禄,软禁慈禧。袁世凯回到天津立刻向荣禄告密,背叛了光绪皇帝。1898年6月16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发动戊戌政变。

4.“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在慈禧死的前一天被毒死。慈禧也展开清算屠杀变法人士,其中“戊戌六君子”是指: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谭嗣同曾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临刑前他用他的生命在呐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们记住了这位晚清变法的先驱的名字,也记住了他“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英雄气概。

三、戊戌变法的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从变法的性质来看是一种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试题练习】

(单选)1.维新运动时期,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以挽救民族危亡,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把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对此,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维新派具有局限性

B.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维新派企图借助传统思想减少变革的阻力

D.维新派倡导封建思想

【中公解析】D。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可见,维新派倡导新思想,并非倡导封建思想。故本题答案为D。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