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回顾——生态环境保护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回顾——生态环境保护

2024国考已经渐行渐近,很多考生已经投入到备考当中,尤其是很多在校大学生,会充分抓住暑期这个档口,自己的考试水平。国考当中的行测考试考查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对考生们的知识储备有很高的要求,中公教育特将近三年国考行测试题按照不同主题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让大家在备考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刷题。

例1

设立国家公园有助于权责统一,改变过去九龙治水的情况,大幅度________国土资源的管理效能。尤其是国家公园内有相当多的偏远、人居密度较低的区域,被划入国家公园后也可明确国土归属产权,将其机制化地管理起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却________的情况。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人问津

B.改善 爱莫能助

C.增强 听之任之

D.发挥 鞭长莫及

【答案】A。 无人问津

中公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需与“管理效能”搭配。“改善”指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常与“生活”“环境”等搭配;“增强”指增进、加强,常与“体质”“信心”“实力”等搭配;“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常与“积极性”“水平”等搭配。三者均与“管理效能”搭配不当,排除B、C、D。

验证第二空,将国家公园机制化地管理起来,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恶化而无人管的情况,“无人问津”填入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例2

环境整治关键要不留死角、不存盲点,光靠人为监管恐怕会________。目前,“互联网+”数字技术已成为环境监测的利器,为生态环境监测布下“天罗地网”。这张网使任何“________”都能充分暴露在数据“阳光”之下,让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变得更加________、

更加具象。

依次填入画橫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捉襟见肘 一举一动 有效

B.力不从心 风吹草动 精细

C.顾此失彼 小打小闹 动态

D.收效甚微 蛛丝马迹 直观

【答案】B。力不从心 风吹草动 精细

中公解析:第二空“一举一动”与“任何”重复,故首先排除A项。“小打小闹”比喻小规模、零零碎碎地做事,常用于口语,与本文段的语体不符,故排除C项。第三空由前文“都能充分暴露……”可知,这会让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工作更加、细致,故填“精细”更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

例3

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要健全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巩固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成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方面要有个科学规划,荒山、沙漠、滩涂、森林、草原等治理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不能都是一种套路。长江、黄河流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农业农村任务十分艰巨。长江流域要抓好十年禁渔,加强执法监督和市场监管,妥善解决好渔民转产转业和社会问题。黄河流域要抓好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因水施种,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把农业用水效率提上去、总量省出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农业生态建设要做好科学规划

B.农业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C.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需做好统筹

D.生态文明建设要找准着力点

【答案】A。农业生态建设要做好科学规划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引出农业生态的话题,并指出在哪些方面展开建设,包括健全草原森林河湖休养生息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然后指出在此方面要有科学规划,不能都是一种套路。接着论述长江、黄河流域农业农村分别应如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实例进一步表明科学规划的必要性。因此文段意在说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应做好科学规划,对应A项。

B、C、D三项均未提及“科学规划”,偏离文段主要论述内容,排除。

故本题选A。

例4

生态修复请求分为生态修复的行为请求和费用请求,前者是为了防止生态环境权益损害的发生或扩大,请求责任人停止污染破坏行为;当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无法恢复时,请求责任人进行人工修复。如果责任人不具有修复能力或意愿,可请求责任人承担修复费用。因此,修复行为请求应作为首要诉求,在责任人不能或不愿进行修复时,才能提出修复费用请求。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公益诉讼人却往往将修复费用请求作为首要诉求,但由于诉求和判决的修复费用数额不易确定,责任主体短期内难以承担修复费用,生态修复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该制定生态修复费用的分级标准

B.修复费用请求往往很难得到有效落实

C.应根据责任人的能力确定生态修复诉求

D.生态修复诉讼应当首先提出修复行为请求

【答案】D。生态修复诉讼应当首先提出修复行为请求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生态修复请求的分为行为请求和费用请求,并说明各自适用的情形,再以“因此”作总结,指出费用请求应发生在行为请求之后。然后指出司法实践中,费用请求却往往成为首要诉求,又因修复费用数额难定,导致生态修复工作难以有效展开。文段主要指出了生态修复诉求顺序存在错位的情况,意在说明应先提出修复行为请求,对应D。

A项,“分级标准”文段未涉及,排除。

B项,“难得到有效落实”非文段重点,排除。

C项,“根据责任人的能力”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D。

例5

太平洋中部的海底,散落着大量矿石,这些矿石名为“多金属结核”,是镍、钴、锰等稀有金属的混合物,支持深海开采的人认为,多金属结核可以提供开发清洁能源所需的矿物,同时海洋每年吸收约四分之一的全球碳排放量。开采结核的过程本身对海洋的碳吸收能力影响不大。反对者则认为,海洋本就已经受到过度捕捞、工业污染和塑料垃圾等人类活动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深海开采将加剧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不利影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A.目前人类对深海生物及环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不足以支持对深海进行大规模开采矿物的活动

B.深海开采过程中释放的泥浆会威胁矿区之上深海中层水域的生态环境,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向上层水域扩散

C.即使海洋开采活动,能够为日益增加的能源需求提供更多的金属,人类对金属的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只会与日俱增

D.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并共享一个环绕地球的洋流系统,开采活动的评估应该进行全局考虑

【答案】B。深海开采过程中释放的泥浆会威胁矿区之上深海中层水域的生态环境,还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向上层水域扩散

中公解析:反对者的观点为深海开采会加剧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不利影响。

A项说的是人类对深海生物及环境研究不够深入,不足以支持深海大规模开采,而题干反对者的观点是深海开采会加剧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不利影响,A项说的和题干不是一回事,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B项说明深海开采产生的泥浆会威胁生态环境,很大的噪音也会向上层水域扩散,说明深海开采确实会加剧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不利影响,支持了反对者的观点。

C项说的是海洋开采活动并不能满足人类对金属的需求,而题干反对者的观点是深海开采会加剧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不利影响,A项说的和题干不是一回事,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D项说的是海洋开采活动的评估应进行全局的考虑,并未涉及深海开采会不会加剧人类活动对海洋产生的不利影响,不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故本题选B。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