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福特理论梳理
吉尔福特理论梳理
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是重要的考点之一。在历年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察,比如例子型单选或概念性单选、判断、多选。但除此以外,吉尔福特的其它理论也是考试中经常遇到的考点,那么今天小编给同学们梳理相关知识点,帮助大家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以便更好的。
一、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智力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①智力活动的内容: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
②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
③智力活动的产品: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体系、转换、蕴涵。
二、最早提出和使用创造力的概念的人是吉尔福特
创造性(创造力)是个体利用一定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新颖性和价值性是创造力的两个重要特征。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己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吉尔福特以其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为基础,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吉尔福特还指出,可用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新异性作为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指标。
1.流畅性: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吉尔福特把思维流畅性分为四种形式:
(1)用词的流畅性,是指一定的时间内产生含有规定的宇母或字母组合的词汇量的多少。
(2)联想的流畅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从一个指定的词当中产生同义词(或反义词)的数量的多少。
(3)表达的流畅性,是指按照句子结构要求排列词汇的数量的多少。
(4)观念的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满足一定要求的观念的多少,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答案的多少。
2.变通性(灵活性):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
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独特性):发散恩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三、发散性认知加工方式,简称DP。
创造性与智力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创造性还会有一些智力测验所没有测出的智慧品质。正是由于这些品质的参与,才实现单纯智力所无法完成的创造。这一智慧品质就是吉尓福特所称的发散性认知加工方式,简称DP。
DP具有三种特性:
①流畅性。
②变通性。变通性有三种形式:第一,对信息重新分类;第二,对意义进行修正;第三,改变熟悉物体的用途。
③精致性。精致性表现为对复杂的发明创造提供多方面的细节补充和进行润色。
四、小试牛刀
1.(多选题)吉尔福特以( )为维度,建构了智力结构的立体式模型。
A.认知 B.内容 C.产品 D.操作
1.【答案】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智力三维结构论。智力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智力活动的内容为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智力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智力活动的产品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涵。因此,智力结构立体式模型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B、C、D三项正确。A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CD。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重庆礼嘉中学校招聘10人公告
- 2025丽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公开选聘工作人员2人公告
- 2025年南阳唐河县教育系统引进高层次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拟享受加分政策人员名单
- 2025广东佛山市三水公用事业有限公司下属幼儿园招聘合同制教职工10人公告
- 2025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第二批招聘博士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岗位工作人员部分截止报名岗位(第一次发布)应聘人员总成绩
- 2025年泉州德化县公开招聘编外合同教师公告(一)
- 2025广东清远市阳山县招聘高中教师面试公告
- 2025年瑞昌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面试公告
-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局 泸州市龙马潭区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2024年下半年第二批次赴高校公开考核 招聘教师体检有关事项的公告
- 2025广东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育才二小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