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历年

一、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故本题说法正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三条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要求有关部门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认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故本题说法正确。

3.教育叙事研究属于定量研究。( )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教育叙事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从而判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质性研究。故本题说法错误。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

4.【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时政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一高屋建瓴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将教育的重要作用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故本题说法正确。

5.人的心理是人脑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 )

5.【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的本质。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而不是客观反映。故本题说法错误。

6.“一心二用”是指注意的分散。( )

6.【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如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观察路况。事实证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

“一心二用”理论上指的是一个时间段同时进行两个事件,注意力集中于第二件事件上,或者在两个事件之间注意力来回转换,已达成同时进行的效果。因此“一心二用”体现了注意的分配品质,故本题说法错误。

7.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 )

7.【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固着的理解。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功能固着的产生原因包括心理因素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功能固着对于我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消极影响,因此应该采用各种方法消除负面影响。故本题说法正确。

8.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人的性格是难以改变的。( )

8.【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气质与性格的区别。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具有独特性,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他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

题干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比江山还难以改变。形容一个人的脾气秉性一旦形成,是不容易改变的。这里的脾气、秉性指的是气质而不是性格。气质具有稳定性,性格具有可塑性,故表述错误。

9.个人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理智感。( )

9.【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题干中,被善恶的现象激起的情感状态应该是用道德标准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所以是道德感,故表述错误。

10.知识掌握的越多,智力就越高,创造力也越高。( )

10.【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知识只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前半句错误。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故题干表述错误。

二、单选题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是( )。

A.传播文化 B.自觉爱国守法 C.坚守廉洁自律 D.遵守学术规范

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

选项A,传播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选项B,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选项C,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不得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选项A、B、C均属于《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D。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B.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C.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D.实行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选项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选项A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选项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选项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13.中小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指的是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

A.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B.健全人格和完善能力

C.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D.探究能力和行动能力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概念可知选择A选项。

选项C是现代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与题目无关。

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14.教学目标对教学系统的其他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协调,使教学系统发挥的教学效果,这体现了教学目标的( )。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评价功能 D.聚合功能

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功能包括导向、激励、评价与聚合功能。

选项A,导向功能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教学设计者可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技术、媒体;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宜于选择接受学习。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教学目标侧重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宜于选择发现学习,教学方法以发现法为主。离开目标,难以比较教学方法的优劣。与题意无关。

选项B,激励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人们心目中一旦拥有了追求的目标,这种目标便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从而实现预想的目标。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有了追求的方向,同时也使学生的学有了向上的动力。

选项C,教学目标可以指导对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与题意无关。

选项D,聚合功能,即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系统内的其他要索进行优化、组合、协调,使整个教学系统能够发挥的教学效果。教学构成的各个要素,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无一不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核心。故此,教学目标聚合教学系统内的其他诸多要素而发挥整体的力量。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题干中描述的是教学目标的聚合功能。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15.“四有”好老师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 )。

A.有仁爱之心 B.有创新精神 C.有实践能力 D.有爱国情怀

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四有好教师。四有好老师出自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勉励广大师生的讲话,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择A。

16.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

A.望而生畏 B.谈梅生津 C.视而不见 D.尝梅生津

1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条件反射的分类。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条件反射又被分为第一与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选项A,望而生畏是指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属于物理刺激,因此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不符合题意。

选项B,人谈论到梅子分泌唾液是以语言为中介的刺激,因此属于第二信号系统。选项正确。

选项C,“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属于注意的集中性的特点,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与题意无关。

选项D,尝梅生津是指迟到梅子分泌唾液,是一种本能,属于无条件反射,不符合题意。

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17.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斯金纳 C.华生 D.班杜拉

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选项A,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论和道德发展阶段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B,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他创制了斯金纳箱来研究动物学习活动,提倡在教学中运用程序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C,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反对内省法,而代之以实验法和观察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班杜拉是美国心理学家,他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涉及的概念包括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等。其中,观察学习又称替代性学习,就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

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18.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 )。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B.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19.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这是( )。

A.尊重的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选项A,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

选项B,归属于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题干描述的是归属于爱的需要。

选项C,安全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工作职位、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选项D,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体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并且达到个性充分发展和人格的和谐。自我实现是一种创造性的需要。

题干中描述的是归属与爱的需要,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2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复习时主要应采取( )。

A.过度学习 B.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C.及时复习 D.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

2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因为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因此为了防止遗忘应该及时复习。因此,C项正确。

选项A,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所谓的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虽然也是防止遗忘的方法,但不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结果。

选项B、D,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理解、巩固与应用三个环节,在巩固阶段,要合理组织复习。包括:复习方式多样化、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多感官参与、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等方式。因此,B、D选项虽然也是防止遗忘的方法,但不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结果。

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三、简答题

21.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21.【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影响教育内容。

22.简述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类型。

22.【参考答案】

(1)双趋冲突

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它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2)双避冲突

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3)趋避冲突

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

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四、论述题

23.论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3.【参考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五、案例分析

王老师是初中二年级一班班主任,他发现学生张轩因迷恋网络,无心学习,上课经常打瞌睡,通过与他谈话、了解到张轩之所以天天上网、是为了成为像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那样的人。于是,王老师和张轩讲了这几人的成长经历,让他认识到有理想是好的,但让理想成为现实,需要掌握科学的文化知识,要有真才实学、此后、张轩在信息技术课上认真多了。王老师和信息技术教师沟通,让他当了课代表,使他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一年后,张轩在市青少年互联网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从此,他对其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最终,如愿考入某重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王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并阐明理由。

24.【参考答案】

王老师利用多项德育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王老师的教育遵循了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案例中,王老师与张轩讲了马云等人的成长经历,让他认识到理想和现实的问题,体现了疏导原则。

其次,王老师的教育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案例中,老师发现张轩无心学习,通过谈话了解情况,采取针对性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最后,王老师的教育遵循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张轩沉迷网络、无心学习,但是对互联网感兴趣、擅长计算机,通过这一优势,担任课代表后,在互联网设计大赛中获奖且其他课程学习积极性也了,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综上,王老师使用了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以及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等原则,符合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