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及著作模拟试题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及著作模拟试题

来源:中公教师招聘考试网   发布时间:2023-05-19 15:24:29

教师招聘信息汇总
教师招聘公告信息汇总 教综明师全程班 学科明师全程班
教基必刷6000题 教招幼儿全程班 内部资料免费领

一、单项选择题

1.《学记》中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名句是( )。

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B.不陵节而施

C.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D.禁于未发之谓预

1.【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古文的形式考查教学原则,需要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

A选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要指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B选项“不陵节而施”的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实施教育(陵,超越;节,限度)。指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C选项“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意思是建立国家,治理民众,教育和学习是首要的。突出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以及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D选项“禁于未发之谓豫”的意思是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体现了预防性原则。

题干中强调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名句,符合选项的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故选A。

2.《学记》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2.【答案】A。解析:“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指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所以这句话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B选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体现了因材施教。

C选项“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D选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式教学。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家中,( )的教育思想主张重视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以及教师在培养雄辩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任务和丰富的教学论思想。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萌芽时期的西方代表人物。萌芽时期的西方代表人物主要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昆体良。

选项A,柏拉图,代表著作是《理想国》。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与题干描述无关。

选项B,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与题干描述无关。

选项C,昆体良在雄辩术方面颇有造诣,著有《雄辩术原理》;他对儿童的天赋才能有很高评价,这是他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华。他肯定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儿童一般都生而具有智力活动与理解能力,愚蠢和低能只是一种反常现象,是稀有的。他把小学教育看作全部教育的基础。

选项D,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引出、发展的过程。与题干描述无关。

根据题干,重视家庭教育与早期教育、雄辩家等知识点体现了昆体良的思想,故排除ABD,本题选C。

4.“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

A.藏息相辅 B.启发诱导 C.教学相长 D.长善教失

4.【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学记》中的教学相长原则。

A选项为《学记》中的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原文内容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也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强调学习的时候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B选项启发诱导在《学记》中的表述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以及“君子之教,喻也”,强调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性。

C选项“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原文翻译为“即使有美味的佳肴,不去品尝,便不知道它有多美味;即便有的道理,不去学习,便不知道它的好处。学习也是进行学习了之后才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教了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无法理解的地方。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才能够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无法理解的地方,才能够勉励自己”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

D选项长善救失也是《学记》中提出的原则,原文表述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因此,根据题干的描述,可用排除法选出答案为C。

1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 )中。

A.雄辩术理论B.民主主义教育C.爱弥儿D.理想国

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物与著作的搭配。

A项,《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昆体良的著作,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B项,《民主主义教育》是杜威的代表作。

C项,《爱弥儿》是卢梭的著作,是第一部小说体的教育学著作。

D项,《理想国》是柏拉图的著作。

故本题答案为D项。

二、判断题

1.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论语》。( )

1.【答案】×。解析:《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论语》。( )

2.【答案】×。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故该说法错误。

3.《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任务。《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的是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题干表述的两句话都是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故题干的表述正确。

(责任编辑:李明)

分享到:
免费领课专题

推荐课程

随机推荐

更多课程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明师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