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汉武盛世——文化创举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汉武盛世——文化创举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在位排行第三长的皇帝,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皇帝。文治武功彪炳千秋,开创了一个时代——汉武盛世。这一讲,我们简单谈谈汉武帝主要的文化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朝成立初期,由于秦朝末年的战乱,整个国家十分凋敝。史书中记录了一个细节就是马的数量大量减少,因此规定只有皇帝才能坐马车,将相平时只能坐牛车。为恢复国力,只有休养生息,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道家学说因此成为社会的主流,成为汉朝的统治思想。历史中有名的萧规曹随不过是无为而治在政治上的体现,文景之治更是被称为历史上最接近道家无为而治的时期。

经过前人辛苦经营,国力日渐强盛。道家无为而治那一套理论越来越不适应当时的统治。如果继续无为而治,土地兼并就会愈演愈烈。董仲舒当时就指出:“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可见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地方豪强和贵族手中。他们的做大做强,会威胁皇权的统治。为了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统治,在文化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是当时的大儒,也是儒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因此要了解汉武帝推崇的儒学,看董仲舒的主张就可知一二。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等思想。天人感应说白了就是君权神授,论证了封建帝皇权力来源于上天,为汉武帝统治天下臣民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为汉武帝所采用。大一统的思想也契合当时汉武帝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国势力的需要。三纲五常分为两部分,一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二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自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比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多加了一个“夫为妻纲”。可不要小看了“夫为妻纲”,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在政权、族权、神权之外还特别提出夫权,可见夫为妻纲对中国人迫害之深。五常进一步论证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可行性。人既然天生具有五常——仁义礼智信,那么用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们就会和睦相处。因此君臣、父子、夫妻和上下级关系也就会和睦,就不会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的情况。上下尊卑关系如此和谐,儒家的理想王国就能实现。另外,五常也是对儒学的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而仁政的人性学基础就是——性本善。由性本善又提出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又加上一个信,这是对儒学的贡献和发展。

讲到此,就可知道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这种文化政策有利于封建统治者,不利于人民群众,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的进步,是需要彻底批判的。

【试题练习】(单选)汉武帝采纳(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统治。

A.刘安

B.董仲舒

C.伏生

D.司马相如

【中公答案】B。解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统治中国思想两千多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