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面试考情及命题特色分析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情及命题特色分析

2023安徽公务员面试即将来临,为了让大家备考方向更明确、学习更有效率,答题更有针对性,中公教育建议大家通过下面的安徽省公务员面试考情一览表,简单了解一下近年来安徽省公务员面试的情况。

 试题特点分析 

(一)重点测评要素稳定

近几年的安徽省公务员面试重点考查的测评要素有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偶尔也会考查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题目出现的频率稳定,且一般为第一题,考查其他测评要素的题目的位置相对灵活。

(二)命题素材与基层工作相关

安徽省公务员面试重视对考生的基层工作能力的考查。领导人关于做好基层工作的讲话、青年干部对于基层工作的认识、做好基层工作的具体方法都是安徽省公务员面试考查的重点。所以,考生不仅要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也要掌握做好基层工作的方法。

例题1:

习总书记的话,初心、责任、坚守相关。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例题2:

某社区把一个娱乐中心改成“民情茶室”,从而能更地调研民情。请问如何让“民情茶室”更好地发挥作用,更精确地了解到民情。

中公解读:上述两道题目均谈到基层工作。第一题让考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谈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初心、责任、坚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此处可以从结合自己实际、当代青年实际、具体基层岗位实际情况等三个方面展开,如此才能拓展答题内容,避免答题内容没有话说或者内容空洞的情况。第二题结合基层社区工作实际情况,做好民情调研,要求考生对基层工作和调研工作方法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很难展开作答。

 测评要素考查特点分析 

(一)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历年安徽省公务员面试重点考查的测评要素。在近几年的安徽省公务员面试中,每套试题至少有一道题目是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的,考生需要重点关注。

1.以名言俗语类问题为主,命题素材多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在近几年的安徽省公务员面试中,无论是乡镇岗位还是非乡镇岗位,都突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考查,内容一般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查时说过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安徽省招录公务员愈发注重应试者的政治素养。

例题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谈谈你的看法。

例题2:

习总书记说:“人在民中,身在心中,心在情在”,请谈谈你的理解。

中公解读:上述两道题都是名言俗语类问题。第一题选取的命题素材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题目要求考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考生答题时,可以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奋斗拼搏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做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第二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重点强调地做好基层工作,要做到身在、心在、情在基层,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由此可见,安徽省公务员面试注重对习近平总书记语录的考查,考生需在平时注重积累,熟悉考试前半年内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内涵,自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出现有两幅图或四幅图的图片题

在2022年的安徽省公务员面试试题中,不止一次出现了图片题,两幅图和四幅图的都有考查。图片题的解题思路与漫画题相似,考生要先分析图片得出寓意,再结合自身实际谈看法。这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不仅要阐述每一幅图片的寓意,还要将两/四幅图片进行联系分析,题目难度加大。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安徽省公务员面试重点考查的测评要素,演讲类问题、沟通类问题、故事类问题在近几年的面试中均有出现。其中,沟通类问题和演讲类问题出现频率高;而故事类问题则出现较少。所以,考生要认真学习言语表达类问题的各类题型,并掌握相应的作答思路。

例题1:人生中会有很多红灯,比如消防车上的红灯、十字路口的红灯、举重赛场上的红灯,他们都有提示和警示作用。请你以“人生旅途中的红灯”为题,作一篇演讲。

例题2:

单位做一个“非凡这十年”主题座谈会,请你以,这十年我所见到的为题,做一个发言。请现场模拟。

第一题列举了消防车上的红灯、十字路口的红灯、举重赛场上的红灯,以“人生旅途中的红灯”为题,发表一次演讲。这种命题形式与往年较为常规,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积累,自行构思答题框架充实内容,并展开演讲。

第二题结合党的二十大的特定背景,设定主题座谈会的工作场景,结合政府部门当下的工作实际情况,围绕“这十年”的政府工作成绩、问题、未来工作展望三个方面展开作答内容。在现场模拟时,要结合身份和工作场景设定,干练自信作答,以体现政府工作人员的职业性。

(三)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在2022年的安徽省公务员面试中,考查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题目命题方式更为新颖,对考生党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考查的活动类型来看,除了传统的调研、专项整治、活动策划等,还出现了很多和公务员实际工作相关的活动,如转移村民、拍摄宣传片等。

例题1:单位组织主题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的微视频大赛,领导让你负责此次大赛的评奖,你将怎么做?

例题2:某地有一个智慧农业项目,它是通过对地形、光照、湿度等因素进行监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你县准备引进这个项目,需要前去考查,领导让你负责考查前的准备工作,你会准备些什么?

中公解读:这两题是活动策划类问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第一题做微视频大赛的评奖,必须围绕党的二十大的背景,考查考生对国家和地方具体工作的了解,作答可以体现出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对策。第二题则是特殊问法,只要求谈准备阶段不进行全部的活动流程,若不仔细看题则容易审错题,出现答题重点偏差。

(四)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在2022安徽省考中考查比例较大,且考查多与具体问题相关,通常会为考生设置负责人的身份,题目类型以日常工作难题处理类问题为主。

例题1:合肥安装了电瓶车遮阳棚,方便停车。但是有人反映遮阳棚有安全隐患,影响城市美观。领导让你做回应,你回应前应该做什么?

例题2:有个同事叫小王,领导让他出去调研,他跑了很多地方,但信息都不全,跟调研对象交谈,调研对象听不懂他讲的什么,得不到具体措施,对此你怎么做?

中公解读:上述两道题目均属于日常工作难题处理类问题,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两道题目给考生设定的身份都是工作人员。第一题问法特殊,要作出回应前的工作,所以调查核实是重点,了解是否有安全隐患、其他地方如何处理的经验借鉴等,再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分类进行不同的处置和回应。让考生处理部分付费采摘的市民无法正常享受采摘服务的问题。第二题,也是特殊问法,作答的时候要求从同事的角度帮助小王,提出解决建议,如采用多种方式、跟调研对象的沟通方式和语言、工作中遇到难题多问老同志等。两道题目设置的情境均与实际基层工作相关,大家要多练习。

(五)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在2022年的安徽省公务员面试中,考查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较低,且题目设定的身份多为刚进入单位的新人,常出现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综合考查的情况。考生需要养成正确的职业观,对自身和拟任职位都要有清晰的认识,在作答时体现出公职人员应该具备的素养。

例题:

你单位下午准备履行一个志愿服务活动,要从你单位挑选两名同志参加。他们目前都有一些事情要做,请说出你的安排与理由。

甲:在准备明天下午会议的材料,需要领导及时审阅。

乙:和其他部门同事约好了下午协商工作任务。

丙:迎接明天早上上级部门的专项检查,需要准备材料。

丁:下午要去核查人民群众反映的情况。

中公解读:在上述考查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题目中,作答时要注意,一是安排谁并有充分的理由,选择甲和丙,是因为这两位同事时间相对充裕;二是具体安排,统筹安排、协调沟通、妥善对接、总结预防等。

(六)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

近几年的安徽省公务员面试很少出现单独考查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题目,但这一能力却是考生日后开展工作不可或缺的。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仍然要理解人际交往中需要遵循的主动性、适应性、权属意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效沟通的原则,完成好工作任务的同时也要解决人际矛盾。

例题:你是小李,工作繁琐复杂,很少出亮点,另一个同事负责重要工作,成绩瞩目,小李很消沉,你作为小李要怎么办。

中公解读:本题是一道考查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与岗位匹配相结合的题目,考生主要面对的人际主体是一个能干的同事。面对繁琐复杂的工作,一要调整自己心态,积极面对困难和问题;二要自己总结整理、多加思考;三是面对成绩瞩目的同事,可以向这位的同事多学习请教,看到别人的优势,争取下次获得更好成绩。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