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意图题之尾句你怎么看?
判断意图题是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目中很重要的一种题型,通常我们会根据意在强调/意在说明/旨在说明等问法判断题型,然后再通过材料分析三步走的方法来确定主旨,找到选项中同义转述的表述即可。对于这种题目,大家在做题中形成一定的阅读敏感,其中,尾句敏感就是我们必备的一种解题思维。
尾句是重点句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情况一,尾句是总结句或者评价句,此时一般在文段末尾处会出现指代词(指代上文全部或上文重点)、同义替换词或者总结词;情况二,尾句出现“应该、应当、需要、亟需”等关键词引导的对策句、出现“倘若、若、如果”等引导的假设句、出现“只要……就、只有……才”等引导的条件句,此时的行文结构一般是问题/目的+对策,主旨即为对策。接下来我们通过例题来感知一下。
例题
传承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深刻精神内涵,民间艺术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也成了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手工技艺,离开村庄谋生。对于大多数普通艺人,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只是一个概念,维持基本生活需求和追求家庭收入化仍然是最先考虑的因素。传承文化和收入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过程之中。对于民间艺人,作为“理性人”去追求收入化无可厚非,而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民间艺人基本生活和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意识,真正让民间艺人扎得住根、沉得下心。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激发民间艺人的文化自觉意识
B.经济效益影响民间艺术的传承
C.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
D.民间艺术传承的断代危机
【中公解析】答案选A。第一句引出“经济效益”对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接下来具体论述“经济效益”为何重要,最后一句话通过转折关系“而”引出对策“在民间艺人基本生活和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民间艺人的自觉意识”,故文段重点句为尾句对策,强调要民间艺人的自觉意识。A项是对重点句的同义替换,B项“经济效益”和C项“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为转折前强调的内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断代危机”文段未提及,排除。
这道题目就是典型的尾句出现了对策词,提示了我们这篇文段的重点。所以各位小伙伴千万别忘了尾句在主旨题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广东中山市人民政府石岐街道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
- 2025山东威海市环翠区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体检通知(三)
- 2025广东中山市板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
- 2025浙江金华市浦江县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人员综合成绩公示
- 2025广东中山市三角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0人公告
- 2025广东佛山市高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3人公告
- 2025下半年宝鸡事业单位职位表下载(医疗岗33人)
- 2025年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人员公开招聘2名公告
- 2025重庆梁平区事业单位招聘拟聘人员公示(第五批)
- 2025重庆巴南区事业单位招聘拟聘人员公示(第六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