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1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46-50题。

  鲸鱼不同于其他鱼类,是温血动物,从冰天雪地的南北极到酷热的赤道都可以看到鲸鱼的踪迹,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鲸鱼的体温均保持在36℃左右,常在极圈活动的鲸鱼会具有局部异温功能。

  像鲸鱼、海豹和海豚这些大部分时间或一直都呆在海里的哺乳动物,用特殊的高级脂肪“外衣”保持自己的体温。但对于那些必须通过潜水进行捕食的动物来说,光有皮毛保护是不够的,因为厚重毛发里的空气会被极强的水压挤出来,皮毛的保温功能会大大降低。而北冰洋和南极周围的海洋深水水温可以降到零下40度,没有其他的保暖措施显然不行。

  鲸鱼和其他温血动物的不同点在于,当其活动环境的温度较低时,水有相当大的比热及传热能力,因此温度变化很快,鲸鱼无法以聚集、筑巢等方式维持体温,于是演化出超厚的皮下脂肪。过去曾记录到鲸鱼脂肪厚度达50公分。

  鲸脂是一层包裹整个身体的厚重脂肪“外衣”,重量可以达到体重的一半。这层脂肪含有细细的血管组织,除帮助保持体温,还为很多需要长途跋涉进行繁殖和觅食的海洋动物提供了重要能量储备。除此之外,这层脂肪还可以帮助快速游动的动物将身体塑造成流线型,减少在水中游动时所消耗的能量,同时速度。动物栖身的海水温度越低,脂肪也就越厚,鲸脂是通过吸食母体乳液获得的,举例来说,一只灰鲸幼仔每天要喝掉30加仑乳液。但这么厚的皮下脂肪还是不能完全阻挡体温外流,因此鲸鱼还需要摄取大量食物,以维持体温。

  鲸鱼的前鳍、尾鳍、背鳍并无鲸脂的分布,当鲸鱼潜到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或是南、北极时,鲸鱼的鱼鳍难道不会冻到无法活动吗?对此,鲸鱼鳍上的动脉分为无数平行的小动脉,每条小动脉周围又被许多纵行的静脉血管包围,形成一个个血管束,利用动脉与静脉的紧密接触减少热能的散失,这点和企鹅脚不怕冷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个特别的系统,主要控制鲸鳍末端有可能散失的热量,继而保持体温,但当鲸鱼因为活动而体热增加时,这个机制就会自行关闭,动脉血将一直保持着原有的温度到达鳍肢,并把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中途就不再把一部分热量传递给静脉。

  此外,鲸鱼还会通过血管的收缩有效维持体温。当鲸鱼潜入深海时,周围温度降低,鲸鱼体表的血管会收缩,将血液集中送往脑部、心脏、肝、肾等内脏器官,从而维持内部体温;相反,当水温上升时,体表的血管便会扩张,加速散热。

  46.下列关于鲸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通过鲸脂保温 B.脂肪厚度高达50公分

  C.属于温血哺乳动物 D.利用局部异温功能降低体温

  47.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鲸脂具有保持体温、储备能量的作用

  B.海洋动物的脂肪厚度与海水温度成正比

  C.有的温血动物通过聚集的方式维持体温

  D.幼鲸通过吸食母体乳液获得鲸脂

  48.文中第6段划线部分“这个机制”指的是( )。

  A.低温环境下鲸鱼通过鳍部血管束保持鲸鳍末端温度

  B.鲸鱼的活动量增加时会产生体热从而体温

  C.鲸鱼鳍部动脉分为无数小动脉且血液流量丰富

  D.鲸鱼利用鳍部动脉紧密包围静脉保持身体温度

  49.鲸鱼在进入深海水域时通常( )。

  A.开始大量消耗鲸脂 B.开启鲸鳍的血管束系统

  C.体温与水温保持一致 D.减少活动量和捕食量

  50.根据本文,如果鲸鱼体表血管出现扩张,最可能是因为( )。

  A.鲸鱼内脏器官的血液量突然增加

  B.鲸鱼的鲸脂超过体重一半

  C.鲸鱼突然增加了其活动量

  D.鲸鱼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1-55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很不满意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而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因此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劝诫学者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英雄记钞》,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 观其大略者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言:“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读懂的地方就放过不理会了,而是暂且放过,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51.根据本文,人们通常把“好读书,不求甚解”理解为( )。

  A.不能够就所读书籍提出自己的见解

  B.读书应该广泛涉猎从而扩大知识面

  C.应多读书但无需完全理解书籍内容

  D.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不会向他人请教

  52.根据本文,“观其大略”地读书有利于( )。

  A.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B.更快掌握文章精髓

  C.培养内容概括能力 D.阅读鉴赏能力

  53.下列现象中最符合第4段中陆象山语录主旨的一项是( )。

  A.带着一种平和的心态读书,更能了解书中真谛

  B.有的书要多读几遍,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真实思想

  C.读书遇到困惑时暂且放过,以后会豁然贯通

  D.有的书略读后似懂非懂,但精读会加深对它的理解

  54.填入文中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 B.因为 C.但是 D.诚然

  55.这篇文章意在( )。

  A.论证会意是解决“不求甚解”的主要途径

  B.介绍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历史背景

  C.说明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

  D.阐释读书过程中“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6-60题。

  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内进行复制,释放后再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染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局部有炎症反应,一般不发生病毒血症。两周后受感染区域的上皮细胞重新出现或修复。流感病毒偶尔可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其病变特征为肺脏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分泌物。潜伏期通常为一两天,短者仅数小时。

  流感有不同的类型。单纯型流感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杀伤力不大;第二种是流感病毒性肺炎,少部分病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甲】累及肺实质,引起肺炎,很多患病者会在5~10日内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而死亡;第三种是中毒型和胃肠型流感,这种类型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及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可出现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征候,病死率高。1918~1919年发生的那次流感属于第二类,因而死亡人数极多。

  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而且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这也是它容易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流感流行除了流感病毒变异很大,每次引起大流行都会发生变异而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外,与我们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对付流感病毒也有关。另一方面,每次流感流行都与人们轻视这种疾病和没有做好隔离有关。同时流感流行具有【乙】突袭的特点,颇有“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的意味,来时无影,去时无踪,往往突然【丙】,迅速传播开,危及面广,因而容易造成较大伤害。

  而患流感后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流感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继发细菌感染,如咽喉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毒感染破坏了呼吸道上皮细胞,损害了呼吸道的自然防卫功能,致使致病细菌乘虚而入,并在局部聚积,引起感染。很多人都是从流感开始,继发肺炎,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患过流感和未患过流感的人产生的免疫力不同。一般而言,尽管流感病毒变异较大,但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或相似病毒株所引起的流感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56.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3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漫延 隐蔽 爆发 B.蔓延 隐蔽 暴发

  C.蔓延 隐秘 爆发 D.漫延 隐秘 暴发

  57.对第1段划线句子中“复制”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流感病毒具有再生能力

  B.流感病毒可以产生相同的病毒

  C.流感病毒可以使纤毛柱状上皮生长

  D.流感病毒可以感染更多的上皮细胞

  58.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病毒侵入呼吸道而引起的流感,两周内就可好转

  B.胃肠型流感的致病病毒生命力很强,所以病死率高

  C.因1918~1919年那次流感而死亡的人,多数死于肺炎

  D.如果流感引起了并发症,则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59.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流感流行原因的是( )。

  A.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极易被流感病毒感染

  B.人们与流感病人接触时,隔离措施不强

  C.目前在对付流感病毒方面,尚无有效的药物

  D.流感发病之快令人猝不及防

  60.下列关于流感病毒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患者出现了肺部充血等病状时,流感病毒已经发生变异

  B.一旦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就会产生更强的复制能力

  C.患过流感的人对相同的病毒株引起的流感具有免疫力

  D.每次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病毒都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