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15年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

(2)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试题主要考查应考者抽象推理的能力。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最符合规律的一个,替代题干中的问号,使图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试题包括多种类型,仅举其中一种类型为例。

天津事业单位招聘,天津事业单位考试

解答:正确答案为C。因为在第一套图形中的后两个图形叠加在一起正好合成第一个图形;在第二套图形中的问号处如果为C项则与第一套图形的规律一致。

(3)演绎推理

试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3. 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大一些的鞋子好。不过,在寒冷的天气,尺寸稍大一点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差别并不大。这意味着( )。

A.不合脚的鞋子不能在冬天穿

B.毛衣的大小只不过是式样问题,与其功能无关

C.不合身的衣物有时仍然有使用价值

D.在买礼物时,尺寸不如用途那样重要

解答:只有C是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故正确答案为C。

4.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着重考查应考者对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计算能力。根据考试目标,资料分析试题一般有三种题型:图形、表格及文字试题的分析、计算。

(1)图形资料

统计图是运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形象来表示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具体种类有:条形图、曲线图、饼图等。考生根据统计图给出的信息加以分析、计算并回答有关问题。

例题1:

天津事业单位招聘,天津事业单位考试

根据上图回答1-3题:

1.从1993年到1997年中,该国共从亚洲国家进口多少小麦(百万吨)?

A.450 B.400 C.350 D.300

2.该国小麦年进口量大于200百万吨的年份有几个?( )

A.2 B.5 C.6 D.8

3.该国在哪一年,自亚洲以外其他国家进口的小麦数量最多?( )

A.2003 B.2001 C.1998 D.1996

解析:从1993年到1997年共计5个年份,根据图示,该国共从亚洲国家进口小麦约为450百万吨;该国小麦进口量曲线在200百万吨以上的年份共有六个,故题2答案为C;题3问该国在哪一年,自亚洲以外其他国家进口的小麦数量最多,根据题意:小麦进口总量减去自亚洲国家进口小麦总量即为自亚洲以外其他国家进口的小麦数量,由图可见1996年该值为,故答案为D。

(2)表格资料

统计表是统计资料的一种表现形式,即把统计对象及其指标按一定顺序填列在表内,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特点。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表格和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例2:下面是某日几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天津事业单位招聘,天津事业单位考试

1. 在这一天,温差最小的是哪个城市?( )

A.成都 B.天津 C.大同 D.哈尔滨

2. 汕头的温度比哈尔滨的最低温度高多少? ( )

A.19℃ B.18℃ C.14℃ D.9℃

3. 六个城市的温度的平均值为( )。

A.25℃ B.26℃ C.28℃ D.30℃

解析:日气温与最低气温值最小的即为温差最小,故题1的正确答案为D;题2中汕头气温为33℃,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4℃,差值为19,故题2应选A;六个城市温度的平均值为28℃,故题3答案为C。

(3)文字资料

文字资料试题是资料分析试题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表那样直观、一目了然,而是在一段文字中通过文字描述来表达事物的数量关系。应考者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的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计算、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3.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1-3题。

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

实行40小时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

1.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 )。

A.80% B.90% C.20% D.10%

2.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人均每周缺勤时间为( )。

A.3.3小时 B.4小时 C.4.4小时 D.6.6小时

3.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在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中,停工占去百分之几?( )

A.10 B.45 C.50 D.56

解析:题1的问题是“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根据题意,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了5个百分点,故题1的答案为B;实行44小时工时制时,15%的制度工时未被利用,且其中缺勤占去50%,故题2的答案为:44×15%×50%=3.3小时。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没有被利用的工时为40×10%=4小时,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则停工所占比例为(4-1.6-0.4)/4×=50%,故答案为C。

四、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简介

(一)测试内容

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常识和写作水平。

基本常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科技、历史及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写作是测查应考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题型介绍

基本常识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化试题。

写作部分要求应考者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要求应考者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五、综合知识(财会类)简介

(一)测试内容

会计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处理程序,会计准则的有关基本内容。

财务管理包括企业筹资决策、股利决策和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会计相关法律知识包括财经法规中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定,以及经济法基础知识。

(二)题型介绍

基本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测查应考者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要求应考者根据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完成相应的企事业账务处理和财务分析,对企事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综合知识(计算机类)简介

(一)测试内容

综合知识(计算机类)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计算机常识和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

计算机常识包括操作系统、硬件、办公软件、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系统分析与设计是测查应考者能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数据库开发、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Internet应用等。运用有关理论的常用方法、工具及项目管理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系统设计。

(二)题型介绍

基本常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化试题。

系统分析与设计要求应考者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根据给定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完成设计。

原标题:天津市2015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