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稳就业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1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稳就业

\

>>>2021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


推荐

2021广东省考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笔试时间:3月14日。今日推荐:广东省考考前白皮书,另附公安岗蓝皮书。特别提醒,3月12-13日19点还有3场考前抱佛脚公开课,为您梳理重点难点:2021广东省考考前抱佛脚

\
广东中公网校公众号(gdzg999)领资料包
扫码回复【白皮书】0元领考前资料

背景链接

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着力稳定现有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延长以工代训政策实施期限。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降低就业门槛,动态优化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降低或取消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要求。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试点。

公考角度解读

[背景及挑战]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千家万户的“饭碗”。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发展经济,无论是做好“六稳”工作还是落实“六保”任务,稳就业都被摆在突出位置,都获得了力度空前的政策支持。

2021年就业总量压力不减,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增长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达到新高。同时,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加之“疫情影响复杂多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大,给今年就业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

[重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最基本的。否则,所谓“民生”就无从谈起。而要如此,唯有稳定就业。就业乃生存,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劳动所得都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收入来源,是云云众生维持生存、实现发展的基本。稳定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事关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民生,首先必须关注就业、重视就业、促进就业、稳定就业。

就业是稳定之基。全面小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而社会的稳定取决于人心的稳定,人心的稳定取决于就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稳定就业就是稳定社会,在社会转型期其现实性和重要性尤为凸显。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根子上实现社会的稳定。

就业是发展之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发展最重要、最首要的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应该成为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把开辟就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实现稳定就业、促进充分就业,作为推进发展的首要任务,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既是推进发展的条件,也是体现发展的标志。

就业是安邦之策。民者国之本。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是对民生真正的重视,是对稳定有效的,是对发展本质的要求,是对社会重大的责任,是对民众有没有感情、对社会是不是负责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经济调结构、社会临转型的大背景下,对我国这样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积极妥善地解决好就业问题尤为重要。这样,“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岗”,就能真正成为现实社会的“新常态”。

[参考对策]

要着力稳定就业岗位,通过保市场主体来稳住就业基本盘。着力抓好重点群体,针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帮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着力拓宽就业渠道,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微企业,支持劳动者创业,完善灵活就业劳动制度,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

稳就业,要发展新业态,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培育新动能。稳就业不光要稳住存量,也要拓展增量;不光要稳住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也要善于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无论是数字经济、康养产业迎来发展契机,成为吸纳更多就业的“海绵”,还是一些企业实施“共享员工”模式,通过借调待岗员工整合人力资源,这些新思路在稳就业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关部门应该为企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提供便利,在产业发展中扩大就业,在“应急”的同时推动“升级”。

要着力加强职业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行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强化兜底帮扶,重点对城市困难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就业帮扶,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兜牢民生底线。

[申论范文]

短缺职业与稳就业

就业,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一方面,部分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难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岗位虚席以待。人社部短缺职业排行的及时发布和系列培训措施,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指引,有益于就业市场供需错位问题得到缓解,是稳就业的及时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千家万户。做好就业工作,才能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尽快推动经济发展重回正轨。疫情对企业经营和民众个人职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挑战中也蕴含了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迅速“补位”、快速发展,使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培育出新的就业增长点。利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契机理顺就业结构,是平衡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的必然要求。

短缺职业的排行恰恰反映了国际劳工组织所说的,劳动世界的未来并不单单是高技能,中低技能的工作同样不可或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统筹好新旧短缺职业的技能培训和管理工作,让各行各业员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战胜疫情和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才能走得更坚实。

稳就业不光要稳住存量,也要拓展增量;不光要稳住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也要善于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国家相关部门除了定期发布短缺职业外,对一些急需技能职业开展培训是稳就业的必要之举。对于求职者来说,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选择较为短缺并且适合自身的职业进行准备,练就“金刚钻”之后自然可以揽得“瓷器活”。对于企业来说,要敏锐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新特点新趋势,积极拥抱新产业新业态。

就业是的民生。让更多劳动者各尽其才,让更多企业获得充足人力支持,就能激活复工复产的一池春水。面对新的短缺职业,求职者主动出击、职业技能,相关企业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一定能推动个人和企业实现更好发展,迎来美好未来。



相关推荐 : 

2021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辅导 【广东省考】 深圳市考广州市考】 



\
广东中公网校公众号(gdzg999)领资料包
扫码回复【省考】0元领笔试网课
\
扫码加微信备注【省考
入微信群> 在线答疑 | 资料 | 资讯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片段版

免费
¥ 199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单题版

免费
¥ 399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套卷版

免费
¥ 599

2024年月半时政串讲班(考点梳理)

免费
¥ 12
查看更多
会员特惠专区

2025年云南遴选选调-遴选塑能笔试冲刺班(文山州属选调)

377
¥ 499

课时费用

728
¥ 850

zs费

478
¥ 600

zs费

778
¥ 900
查看更多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