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作”背后的心理学知识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电影制作”背后的心理学知识

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组成,目前已经成为了现今人们工作之余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方式,那电影的制作有哪些心理学原理呢?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这种教育基础知识经常会以例子的形式来进行考察,其中“电影制作原理”的例子在不少知识中都有涉及。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总结一下有关“电影制作原理”的相关知识。

一、“电影制作原理”的相关知识

1.感觉后效

感觉后效也叫做感觉后像,是一种感觉现象,是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同原有感觉相同的为正后像,与原有感觉相反则为负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电影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组成的,每秒24帧,感觉后效使得上一帧留下的感觉不会立即消失,帮助我们更好地使之与后面的画面连在一起,这样,连续的画面就会在我们脑海中呈现了。

2.闪光融合

闪光融合现象是与视觉后像相联系的一种视觉现象。闪光融合是指当刺激不是连续作用而是断续作用的时候,随着断续频率的增加,感觉到的不再是断续的刺激,而是连续的刺激的一种景象,我们看到一系列的闪光,当每分钟的次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到闪光,而感到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在视觉中,这种现象称为闪光融合现象。例如,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是以每秒24帧这样极快的速度放映一张张电影幻灯图片,由于闪光融合,我们感觉这些画面是连续的。

3.动景运动

动景运动属于似动知觉,是指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电影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构成的,这些静止的画面相继呈现让我们知觉为运动的。生活中,电影的连续画面、霓虹灯给人造成的动感,路牌广告的变化等都是依据动景运动的原理制做出来的。

4.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做感觉登记、感觉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瞬时记忆最明显的例子是视觉后像,瞬时记忆保持时间极短,而电影每帧画面呈现的时间只有0.04秒,因此也是电影制作的心理学原理之一。

二、小试牛刀

1.人们看电影,电影拷贝上的一幅幅画面是不动的,而人们看到的却是连贯的动作以及活动的场景,这是运用了( )的心理学原理。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后像 D.联觉

1.【答案】 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电影制作的心理学原理。电影制作的心理学原理有感觉后效、动景运动、瞬时记忆、闪光融合,感觉后效也叫做感觉后像,是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故本题选C。A选项,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B选项,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D选项,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责任编辑:李明)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