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学科专业知识《人口容量》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中学地理学科专业知识《人口容量》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项目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临界值) 发展(适度人口)
人口数量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中学地理学科专业知识《人口容量》

二、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 关系
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例如,土地荒漠化和水资源减少会降低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正相关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一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例如,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资源的利用率,还可能发现新资源,从而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的地区,食物资源生产能力高,会人口合理容量 正相关
人均消费水平 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产生一定影响。在资源环境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则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越小。例如: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口要比现在少很多 负相关
对外开放程度 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地区,由于某些重要资源匮乏,则大大降低。例如,日本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都不足,但通过大量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了本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正相关

三、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自然资源 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
土地资源 一方面,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农业用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矿产资源 由于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矿产迅速减少,甚至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越来越大,不合理利用和水体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重,气候异常事件增多

(责任编辑:李明)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