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3期答案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2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3期答案

科目一(1-3)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王老师的行为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表现,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廉洁奉公指老师作风正派,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是老师对待金钱的看法。

C选项爱岗敬业指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D选项热爱学生,教师必须做到全面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解放和放飞学生,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能够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题目中,胡老师拒绝参加暑期培训,没有认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说明胡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热爱学生要求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题干中,没有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因此,排除B选项。

C选项,诲人不倦是教书育人的要求之一,和题干没有关系。因此,排除C选项。

D选项,严谨教学要求老师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和题干没有关系。因此,排除D选项。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A。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作为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尚老师在编选校本教材时一丝不苟地审查文章并不放过插图中的一点小瑕疵,都体现了尚老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表明尚老师勤恳敬业。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强调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题干中未体现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公正待生就要求教师做到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所以B选项排除。

D选项,廉洁奉公要求教师做到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所以排除。

A、B、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选C选项。

科目二(4-10)

4.【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终身教育的地位。

选项A,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

选项B,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中阐明了终身教育的概念,集中讲述了终身教育思想,他的观点得到许多西方国家的赞同,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也被誉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

选项C,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选项D,信息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题干中,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被誉为“可以与哥白尼日心说带来的革命相媲美,是教育史上最惊人的事件之一”,体现的是终身教育的地位。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教养方式。

选项A,型属于高控制、高接纳的教养方式。父母与儿童经常交流并给予帮助,在儿童心目中树立起了,这种来自于父母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父母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教育儿童,及时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尊重并鼓励儿童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父母对儿童的行为设定合适的规则,做出适当的反应,且奖惩分明。这样的父母与儿童间的情感联结紧密,能持续地沟通和理解。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易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有较强的自尊感,喜欢与人交往,友好待人。

选项B,专制型属于高控制、低接纳的教养方式。父母要求儿童服从自己,儿童必须按照父母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父母对儿童的所有行为都要干涉。他们常常冷漠、忽视儿童的情感,很少考虑儿童的需求。只要儿童违反规则就表示愤怒,甚至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儿童容易表现出内向、焦虑、退缩和不快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遇到挫折时易产生敌对反应,难以进行自我调节,社会适应性较差。

选项C,溺爱型属于低控制、高接纳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儿童抱以过于积极肯定的情感,不给儿童任何规则,儿童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自做决定。父母很少向儿童提出要求,纵容儿童贪玩和随意发脾气;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父母往往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缺乏社会规范的约束,具有强冲动性和强攻击性,缺少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缺乏自信心。

选项D,忽视型属于低控制、低接纳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和儿童间的交流很少,很少关注儿童,对儿童既缺少情感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父母可能对儿童在物质等方面易于满足的要求有所反应,但对于需要付出时间和爱的长期需求,则不会付诸实践,如陪伴。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极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应有的热情与关心。

题干中,父母要求小亮服从,属于专制型教养方式。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有关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一直以来它也是教育理论界颇具争议的问题。传统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起源说有:生物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1)(2)(3)三项正确。(4)项无这种说法,为干扰项。

选项B、C、D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性格的形成因素。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影响性格的形成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性格受社会影响大、可塑性强、表现特征较晚。

题干中,对性格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首先,儿童生长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的接触最为频繁,受家庭的感染力量也最为强烈。这种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奠定了儿童性格形成的基础。其次,学校教育在儿童性格形成中占主导地位。选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家与教育思想的识记、理解情况,考查朱熹的同时也间接考查到了《学记》的教育思想。朱熹是宋朝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著述甚多、思想颇丰,代表作为《四书集注》。他认为“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所以A、B两项皆为朱喜主张。D项属于“朱子读书法”六条之一,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符合朱熹主张。

选项C,出自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不属于朱熹的教育主张。

综上所述,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选项A,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一些解剖生理特点。

选项B,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选项C,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与动物共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是由天然存在的自然界构成。社会环境包括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选项D,社会活动对人的影响属于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题干中,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题干中ABD与题意不符合,故此题答案为C。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造成张韬存在学习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教育承担生养和教育子女的基本社会职能,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材料中,张韬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对他疏于关心;奶奶虽在身边,但也无力管教,这是造成张韬学习问题的原因之一。

其次,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材料中,张韬学习缺乏自觉性、厌学、顶撞老师的行为,说明其已经存在心理障碍。

最后,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材料中,张韬不爱学习,不肯再学习上花费功夫,是缺乏学习动机的表现。

(2)针对张韬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他:

①家校合作。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主动和张韬的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保持一致。多与张韬的父母进行沟通,指导他们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②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根据张韬的情况,可以创设具体情境,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对于张韬的表现,要多通过指导与沟通,帮助其进步,看到他的潜力。要善于发掘张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④可以尝试针对张韬的情况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帮助他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协调好他与同伴的关系,通过集体的力量感染、影响他。

⑤儿童厌学症既然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教师应针对其问题进行心理辅导与矫正。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