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德智体”的前世今生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教育学中“德智体”的前世今生

1.第一次将教育明确划分为德智体三大组成部分

在西方教育史上,英国教育家洛克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做了明确的区分。洛克非常重视体育在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认为身体健康对于追求个人幸福人生具有重要意义。他有一句名言:“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正因为如此,他特别强调,对于体育而言,最根本最首要的是加强身体锻炼。

2.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的理论概念

斯宾塞比洛克更进一步,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智育,德育,体育的理论概念,并把包括德智体三育的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3.中国最早提出德智体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严复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民力强弱、民智的高低以及民德的好坏,这三个方面对应的就是德育、智育、体育。严复在《原强》中阐发了他的“三育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其中“鼓民力”就是提倡体育训练;“开民智”就是主张全面开发人民的智慧;“新民德”是指改变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而代之。

4.中国最早提出德智体美

王国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提出教育宗旨在于培养能力全面、和谐发展的“完全之人物”。完全之人物是指这个人的能力是发达且调和的人。王国维是我国教育历史上明确提出培养人物的德、智、体、美四育主张的第一人。

5.中国近代第一个“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蔡元培在《教育杂志》上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批判了清末学部制定的“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出发,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在文章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也是我国近代对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教育方针最全面的论述。

6.现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

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教育学中德智体的前世今生,下面做一道题来巩固一下吧!

【单选题】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古希腊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历史上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责任编辑:李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特岗教师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片段版

免费
¥ 199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单题版

免费
¥ 399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套卷版

免费
¥ 599

行测文核心考点-刘嘉宁

免费
¥ 10
查看更多
会员特惠专区

梁春玮带你库库刷-资料必考-题型-专项拔高

47
¥ 99

2025年云南遴选选调-考前圈重点-客观题

976
¥ 1098

2025年重庆省考面试

178起
¥ 300起

2025年云南遴选选调笔试-刷题班(行测)

458
¥ 580
查看更多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