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6.9)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5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6.9)

1.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答案】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3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故本题答案为A。

2. 林某长期承揽室内装修业务,舒某将自有的一套清水房交其装修。林某雇佣唐某做墙体拆除工作,并按日向唐某支付报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林某与舒某之间构成劳动关系 B.舒某与唐某之间构成劳务关系

C.林某与唐某之间构成劳动关系 D.林某与唐某之间构成劳务关系

2.【答案】D。解析:本题中需要区分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加工承揽关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本案中不存在用人单位,也就不存在劳动关系。AC项错误。劳务关系和加工承揽关系与劳动关系有诸多不同,其中加工承揽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在劳动中承揽人一般是自行决定自己的操作规程和劳动过程,不受定作人的组织指挥和监督管理,承揽人在完成工作中具有独立性;而劳务关系中双方只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并不存在服从管理与被服从管理关系。舒某让林某装修房屋,舒某与林某之间形成加工承揽合同关系;林某雇佣唐某做墙体拆除工作,形成劳务关系,C项错误,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3. 司法是一种裁判活动,要求法院不偏不倚地对待诉讼当事人和控辩双方,力求不受立场限制地做出准确判断。这体现了司法的:

A.中立性 B.独立性 C.延迟性 D.被动性

3.【答案】A。解析:A项正确,中立性:司法是一种裁判活动,要求法院居中裁判,不偏不倚地对待诉讼当事人和控辩双方,力求不受立场限制地做出准确判断。

B项错误,独立性: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干涉。

C项错误,司法并没有延迟性特征。

D项错误,被动性:司法过程的启动总是以具体案件的发生为前提,在大多数案件中,司法活动必须由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来启动。

故本题答案为A。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