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06.09)
1. 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答案】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3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故本题答案为A。
2. 林某长期承揽室内装修业务,舒某将自有的一套清水房交其装修。林某雇佣唐某做墙体拆除工作,并按日向唐某支付报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林某与舒某之间构成劳动关系 B.舒某与唐某之间构成劳务关系
C.林某与唐某之间构成劳动关系 D.林某与唐某之间构成劳务关系
2.【答案】D。解析:本题中需要区分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加工承揽关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用人单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本案中不存在用人单位,也就不存在劳动关系。AC项错误。劳务关系和加工承揽关系与劳动关系有诸多不同,其中加工承揽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在劳动中承揽人一般是自行决定自己的操作规程和劳动过程,不受定作人的组织指挥和监督管理,承揽人在完成工作中具有独立性;而劳务关系中双方只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并不存在服从管理与被服从管理关系。舒某让林某装修房屋,舒某与林某之间形成加工承揽合同关系;林某雇佣唐某做墙体拆除工作,形成劳务关系,C项错误,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3. 司法是一种裁判活动,要求法院不偏不倚地对待诉讼当事人和控辩双方,力求不受立场限制地做出准确判断。这体现了司法的:
A.中立性 B.独立性 C.延迟性 D.被动性
3.【答案】A。解析:A项正确,中立性:司法是一种裁判活动,要求法院居中裁判,不偏不倚地对待诉讼当事人和控辩双方,力求不受立场限制地做出准确判断。
B项错误,独立性: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干涉。
C项错误,司法并没有延迟性特征。
D项错误,被动性:司法过程的启动总是以具体案件的发生为前提,在大多数案件中,司法活动必须由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来启动。
故本题答案为A。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二季度重庆区县事业单位进面名单公示(云阳县)
- 四川省宜宾市市属事业单位2025年上半年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类)考试总成绩及排名的公告(第二批)
- 2025年陕西省招募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通知(各市)
- 2025广东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公务员招考拟录用公示(11人)
- 2025年咸阳长武县开展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公告(50人)
- 2025二季度重庆市属事业进面名单公示(重庆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 2025贵州凯里市事业单位第二轮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缴费未达3:1职位一览表(截止2025年7月14日17:00)
- 2025二季度重庆事业单位资格复审名单、资审时间信息【615汇总】
- 2025年河南省(商丘市)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拟招用递补人员公示
- 2025四川雅安市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上半年“雅州英才”工程赴外招才引智引进卫生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员拟聘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