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申论热点: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复兴的“硬核武器”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教师考试角度解读
[基本含义]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除了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 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重要地位]
1.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通过国家凝聚力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奠定稳定的政治基础,通过激励作用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2.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国际地位。只有通过文化软实力,国民的整体素质,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归属感。同时,文化也为民族的创新创造提供精神动力、制度和资源支撑。4.实现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5.国际影响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参考对策]
1.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只有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度,才能更好促进民心相通、扩大中国的“朋友圈”。2.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要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构建以文化企业为主体、文化产品为载体、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走出去新模式。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抢占数字化、网络化竞争制高点。3.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应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方式运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文化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一手抓新闻媒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新闻信息内容建设,加快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上半年教资面试即将开始!
- 2025年上半年浙江宁波市余姚市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通过名单公示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教师资格认定结果公告
- 2025福建翔安区教育局第一次教师资格认定通过人员名单公示
- 2025上半年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生温馨提醒
- 致山东省202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生的一封信
- 2025上半年湖北恩施州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前提醒
- 2025新疆哈密伊吾县第一批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结果的公示
- 2025上半年安徽宣城市第一批次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结果公示
- 2025上半年江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