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申论热点: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复兴的“硬核武器”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教师考试申论热点: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复兴的“硬核武器”

 热点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教师考试角度解读

[基本含义]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除了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 意识形态等无形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重要地位]

1.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通过国家凝聚力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奠定稳定的政治基础,通过激励作用为经济硬实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2.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国际地位。只有通过文化软实力,国民的整体素质,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的文化归属感。同时,文化也为民族的创新创造提供精神动力、制度和资源支撑。4.实现文化繁荣兴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5.国际影响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参考对策]

1.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只有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度,才能更好促进民心相通、扩大中国的“朋友圈”。2.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要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构建以文化企业为主体、文化产品为载体、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走出去新模式。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抢占数字化、网络化竞争制高点。3.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应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方式运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文化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一手抓新闻媒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新闻信息内容建设,加快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责任编辑:李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教师资格教师招聘特岗教师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